福隆沙雕季 小女孩幻想樂園

 |2017.05.07
2184觀看次
字級
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登場,大雨澆塌小女孩鼻子,沙雕師緊急修補。圖/游明煌
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登場,大雨澆塌小女孩鼻子,沙雕師緊急修補。圖/中央社
1989年東北角鹽寮沙灘 解嚴後海水浴場開放,才有沙雕活動。台灣最早的沙雕活動始於1989年東北角鹽寮,2008年首屆福隆沙雕藝術季,吹起風潮。
2009年 內陸縣巿南投響應 南投縣舉辦南投貓羅溪沙雕藝術節,這也是全台第一個用河沙辦沙雕活動的縣巿。
2012年 大型活動遍地開花 馬沙溝及七股鹽山藝術季,增加鹽雕創作;台中大安、通霄海水浴場、新竹新月灣、花蓮、高雄到離島澎湖、金馬都有大型沙雕活動。
最高的沙雕 2016年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的摩天大樓作品高11公尺,歷屆最高。
最長的沙雕 2016年南投貓羅溪國際沙雕藝術節,建出東南亞最大、長1公里的沙城。
1 角度刀-細縫、夾角使用 2 小抹刀—細節刻畫 3 大抹刀—整體形塊切割 4 噴壺—噴水保持溼潤、塑形 5 模型—灌入泥沙,細部填補 6 勺子—細部修飾 7 圓形板—形塑圓球及弧度 8 刷子-刷除細沙,使外觀平滑 9 鐵鏟—砌沙或挖沙,打造大致輪廓或夯實增加硬度

【本報新北訊】二○○八年以來,每到夏天福隆沙雕藝術季總是吸引無數遊客前往朝聖,作品也一年比一年精采。昨天在福隆海水浴場登場的沙雕藝術季,來自十四國的二十二位沙雕好手展現八十件作品,今年邁入第十年,藉由一位十歲小女孩的幻想樂園串聯,就像一本立體書,充滿奇趣與幻想。

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今年以「福隆金沙.十年有城」為主題,雕出小女孩打開睡前童話書的金沙奇幻王國,沿著步道可看到糖果屋、樹婆婆、大金剛、童話公主、希望噴泉、英雄樂團、花精靈等故事場景與角色。

但昨清晨一場大雨,讓部分沙雕受損,入口處主人翁沙雕小女孩的鼻子就塌陷,沙雕師緊急修補,吸引不少民眾撐傘爭睹,很多親子同往,小朋友頻呼「好可愛」。

主城堡沙雕作品高十三公尺,規模及高度都破紀錄,是歷年來最高的沙雕作品,不少民眾搶著拍照合影。國外以童話世界為主,國內有的作品台味十足,像挖鼻孔的「如花」就很有人氣,展現另類魅力。

活動總監陳坤田表示,台灣十多名沙雕好手是今年創作主力,作品立體呈現與故事性都強,不輸國際水準。

沙雕分展示區、國際比賽區、國內比賽區,國際組由日本沙雕師保土反俊彥獲第一名及金鏟獎;國內組比賽於五月二十六日登場。

保土反俊彥從事雕沙十多年,他的參賽作品是日本武士「宮本武藏」,臉部表情惟妙惟肖,獲得評審青睞,他強調「臉部的鬍子做起來最花時間,太大力會崩掉,要慢慢雕」。

很多民眾好奇沙子變成沙雕為何還不會倒?陳坤田說,沙雕不倒的祕訣在表面會噴環保膠,除穩定結構外,還能防風擋雨,但如果雨勢太大,仍會受損,必須再補膠。看沙雕也有門道,臉部表情呈現難度不高,立體的作品則要靠高超技術才能雕琢成功。

交通部觀光局長周永暉表示,福隆沙雕季已打響國際知名度,除有專業的導覽外,希望還能帶入民眾體驗,展期至七月九日,陪民眾歡樂一夏。

●世界沙雕史

古埃及—族群間溝通的語言

曾在埃及金字塔年代發現類似金字塔模樣的小沙雕作品。

有文獻指出沙雕比洞穴壁畫還久遠,只是當時非藝術創作,而是作為族群溝通的語言。

14世紀—文獻記載的創作

真正文獻記載的沙雕創作可追溯至14世紀,一位印度詩人巴拉朗.達斯曾用沙土雕塑當地神祗模樣。

19年紀—現代沙雕創作首例

沙雕藝術濫觴,首推美國人菲利普.麥考德,在1897年完成一件『溺水母親和她的嬰孩』沙雕作品,被視為現代沙雕藝術創作首例。

20世紀—風靡128個國家

美國加州到澳洲,濱海城巿吹起沙雕創作風,風靡約128國,堪稱是融合雕塑、文化、繪畫、建築、娛樂的國際藝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