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做,老人又一個個退休…… 農業缺工 機器人神救援 |2017.05.06 語音朗讀 32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華盛頓州蘋果可能得靠機器人幫忙摘。圖/美聯社採蘋果 採草莓 【本報綜合報導】機器人工業愈來愈發達,智慧機器人更是來勢洶洶,人類許多重複性的工作可能被取代,雖然這樣的發展令大家憂心,卻為農業嚴重缺工問題帶來曙光。 華盛頓州生產的好幾種水果,包括蘋果等都是全美第一,州內各處廣袤果園每年需要數千工人採摘水果,其中不少人其實是「非法工作者」;這套行之已久的辦法可能終將改變,因為至少已有兩家公司積極推廣機器人採收水果。 機器人不知疲倦,一天能夠工作二十四小時,而且不會罷工、要求加薪;以色列公司「鮮果機器人」創辦人柯柏說,「採果工愈來愈難找,年輕人不做,老人又一個個退休。」該公司和加州的「豐收機器人」希望機器人兩年內上工。 農業有相當大部分已機械化,諸如小麥、玉米、綠豆、番茄,比較脆弱的商品如蘋果、草莓、鮮食葡萄和萵苣,仍用手採,但情況漸漸改變。 「鮮果機器人」少則四臂,多則十二臂,每臂各有三個指爪,從枝幹摘果,每小時最多能摘一萬個蘋果;「豐收機器人」則使用真空方式從樹上吸採蘋果。 室內農場 產量驚人 此外,據《衛報》報導,日本業者Spread正計畫建造機器人室內農場,由機器人承擔幾乎所有工作,並使生菜日產量從二點一萬棵提高到五萬棵,目標在五年內將日產量提高到五十萬棵。 就算是嬌嫩的草莓也能「手到擒來」,日本另一家公司Shibuya Seiki與國家農業和食品研究組織開發的機器人,能夠以每八秒一個的速度採摘草莓。而松下開發的採番茄機器人,配備鏡頭和圖像傳感器,可在不傷害作物的前提下,以每二十秒一個的速度作業,並在採摘前探測其是否成熟。 就連需要陽光和土壤的傳統釀酒業,也逐步邁向自動化。釀酒商多年來都使用無人機檢查葡萄園,透過高畫素鏡頭和感應器評估作物和土壤狀況。法國勃根地地區勞力短缺,也促使米拉特(Christophe Millot)發明修剪葡萄樹枝機器人。 草莓葡萄 一樣搞定 這部四輪機器人有六個鏡頭和兩支機械手臂,由一部平板電腦控制,每五秒可修剪一次藤蔓,並具持續學習能力,可一併修剪葡萄藤周遭的雜草。 專家說,大型農場可能率先購置機器人,但機器人收成真正普及,可能要數十年。「華盛頓果農聯盟」說,未來十到二十年,有些果農可能用機器人來補充採果工,至於機器人能不能普及,要看它們可不可靠,以及成本划不划算。 隨著農業走向自動化,不久後的未來,所有耕作、播種、照顧和收成的角色,可以完全由一群陸空合作、日夜無休的自動機器來擔當,就連自駕技術,也將出現在農地上。 很多時候,和人類的想像相比,技術的發展總顯得緩慢而遲滯,不過就像蒸汽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樣,一些技術手段一旦成熟,將在極短的時間內徹底取代舊的生產方式,產生讓當代人無法想像的進步。所以,五年、十年後的人工智慧會變成什麼樣,讓人期待。 前一篇文章 太陽能稻草人 護農作尖兵 下一篇文章 菜販發揮創意 變身改裝車王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3【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4【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5【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6走讀國立台灣博物館2025.07.1107黃金比例如何運用?2025.07.1108【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9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2025.07.1210【異鄉人間】我的窮酸氣2025.07.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美政策轉彎 輝達H20晶片恢復銷陸壁畫振興術 荒城再現生機汪星人淨灘 守護海灘英雄 印度善意牆 傳遞溫暖與希望立體紙雕 復刻巴洛克風假髮藍色美景透心涼 撫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