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視力模糊、眼睛痛又畏光,別只往眼科跑,小心僵直性脊椎炎上身。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除關節外,也會侵犯眼睛、腸胃和皮膚,引起眼睛虹彩炎、乾癬或發炎性腸道等關節外症狀,好發於二十到四十歲,提醒年輕民眾別輕忽偶發的下背痛問題。
一名老師因期末壓力大,每天熬夜睡不到六小時,改考卷時眼前霧茫茫,以為用眼過度、老花加深,眼睛卻持續紅腫痛又布滿血絲,就醫才知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併發虹彩炎,眼睛險失明。
據統計,台灣有近七萬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高醫過敏免疫風溼內科主任蔡文展說,初期患者僅有偶發下背痛,但常見三到四成的患者會併發虹彩炎,眼睛會紅腫、視力模糊、畏光、流眼淚,嚴重會瞳孔變形、青光眼引發失明危機,且工作壓力大、用眼過度更易引發。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魏正宗說,僵直性脊椎炎典型症狀為「腰痠背痛」,多數人以為是工作疲勞、姿勢不良引起,易遭忽視和誤診;據風溼病醫學會統計,患者治療時間平均延誤約五年,平均看到第四名醫師,才會來到風溼免疫科。
蔡文展說,僵直性脊椎炎治療可使用免疫調節劑、非類固醇藥物或生物製劑,維持運動習慣也能延緩病程,其中游泳效益大,不僅能提高肺活量、水中浮力也有助脊椎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