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羅智強 自由作家
「我買了一間房在大廣場附近,最近接到政府的通知,要求我把房子一樓牆面拆掉,恢復到一百年前的舊觀。這可是不小的支出,得花八萬歐元,但你知道嗎?這筆錢,還得我出呢!」
僑居布魯塞爾近四十年的張大哥,帶我來到布魯塞爾的大廣場,這是布魯塞爾最驕傲的地標,一九八八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魯塞爾大廣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大廣場的翻譯來自法語,在荷蘭語中則翻譯成大市場。其於十二世紀興建,已有九百多年歷史。
繞一圈大廣場,酒吧、甜品店、餐廳、旅館在四方環繞,走進大廣場邊的巷弄,各有洞天,讓人流連忘返。難怪著名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讚歎此處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馬克斯和恩格斯,則在大廣場寫出知名的《共產黨宣言》。
張大哥帶我們繞了一圈大廣場後,接著便引我們來到了一棟一八八三年建成的六層歐式樓房,張大哥打開了一樓大門,只見裡頭散亂堆著磚、沙等施工物,牆面已被敲掉一些,看起來有點雜亂。
原來,那是張大哥的家,不久前布魯塞爾政府決定讓附近的街區全數「復舊」,而張大哥的房子,二樓以上仍維持一百多年前的古貌,但一樓卻變成了現代的牆面,建物並向外凸出,看起來確實很不搭調。布魯塞爾政府要求張大哥把凸出的建物拆除,並將一樓牆面恢復到一百年前的舊觀。
那可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張大哥原來也向政府抗議,因為他多年前買下該樓就是現在的樣子,怎又要求他拆換牆面,還要他自負修繕費用?
政府向張大哥解釋,依照法令,政府有權要求市民將建築復舊,同時,政府出示幾十年前布魯塞爾市政府和前屋主簽的合約,內容載明政府為了特殊情況,有都更拆遷情況時,責任歸屬於屋主身上。可知比利時政府未雨綢繆,在數十年前就為公權力預留空間。
經政府這麼解釋,張大哥轉念一想,政府的要求確有依據,而雖然要花一筆不小的修繕費,但真的可以讓房子變得更漂亮,也讓街區變得更有古風,最後房子也會增值,也就欣然配合。
我很欣賞張大哥的「多贏思考」,也忽然理解,為什麼走在布魯塞爾大廣場與周邊的街區巷弄,我們會有一種回到中世紀古老歐洲的感覺,因為,政府與人民都極為重視市容景觀,努力的讓城市展現他特有的風味,讓行走其間的旅客,一步一景,都有歷史的味道。
張大哥又帶我們去看大廣場附近的一條步行街,在步行街上,放了大約二、三百公尺長的模擬越野障礙賽的超長氣墊。一群又一群的年輕人,歡樂地在氣墊上比賽看誰能順利穿越層層障礙,抵達終點。
但在兩年前,這條步行街本是市中心重要幹道,是車流不息的大馬路,布魯塞爾的市長毅然決然地將之改為步行街。張大哥的餐廳就在旁邊,剛開始時,他與九成的店家都反對,因為交通大受影響,使得店家生意慘淡。當地民眾強烈抗議,甚至市長想來餐廳用餐,餐廳還拒絕市長消費。
商家的不滿在於,民眾想來用餐卻無車位,等於把客人趕跑了,但兩年後市民習慣了徒步區的設立,如今徒步區每日熙來攘往的人潮絡繹不絕,商家的笑容也重新浮現在臉上。
大廣場的美,原來並不那麼「理所當然」,布魯塞爾政府對復舊街區、提高行人路權的魄力與努力,以及市民的耐心、理解與包容、支持,是雨果口中,「世界最美麗大廣場」的「最美麗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