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宇政台北報導】慶祝五四文藝節,中國文藝協會在今天公佈九十六年榮譽文藝獎章及第四十八屆文藝獎章,其中榮譽獎章得獎者比往年多,得獎四人是文學獎司馬中原、一信、美術獎的陳銀輝和音樂獎邱火榮;第四十八屆文藝獎章則有二十二位得主,今天下午三時會在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頒獎典禮。
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王吉隆指出,文藝獎章至今邁入第四十八屆,是歷史最悠久的文藝獎項,雖然沒有獎金,但也因為這樣,文藝獎章實質的意義更受社會的肯定。評審委會召集人廖俊穆表示,這項獎項代表人文象徵,是台灣文藝傳承歷史的記載。
得獎者司馬中原,原名吳延玫,從小就喜歡模仿,是原創作的最初動力,小學時他讀《江湖奇俠》,就想寫武俠小說;讀
《儒林外史》,就想寫「新儒林外史」;後來在部隊裡,仍然喜歡塗塗寫寫。他將自己的經歷、見聞以及心路歷程以筆寫下,為歷史作見證,也為自己的專長找到發揮的管道。 。
得獎人李能宏是當中年紀最大的,今年已經八十一歲,他表示,「我到七十五歲才買房子跟辦報紙,我辦的報紙全是戲劇的活動跟內容,因為現在人不重視表演藝術,大家也都不知道哪裡有表演,我要突破這個窘境,只要大家想看戲,卻不知道哪裡可以看,歡迎大家打電話來我家問我。」
別以為獲獎的人都是高學歷,美術類工藝創作獎得主藍文萬,只讀到國中,他昨天特別還準備稿子發表感言說,「我比較不會講話,但能獲獎,我是受寵若驚」。
文學類散文創作獎得主成英姝感嘆,現在的媒體都不重視文藝、版面越來越少,文藝類的出版品也越來越少;新聞傳播類文藝評論獎得主馬西屏說,還好人間福報跟香海文化出版社是最重視文藝的報紙及出版社,博得現場來賓的掌聲。
中國文藝協會今天下午三時在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頒獎典禮時,得獎者的作品也會在場展出,表演藝術類的得獎者包括國劇表演獎的陳美蘭、舞蹈教學獎的冷靜、第一位川劇變臉的女性、民俗文藝獎的陶秀華都將演出京劇、舞蹈和川劇變臉等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