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保署擴大限塑政策明年元旦上路,除擴大飲料店、麵包店等七大類商家不得提供顧客免費塑膠袋外,昨天在第二次公聽會中也宣布納管「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民眾在超商買熱咖啡時,超商提供較薄的塑膠袋,未來不得免費提供。
環保署二○○二年首度推動限塑政策時,規定通路業者不得提供低於零點零六公釐的購物用塑膠袋,導致十五年來塑膠袋數量雖減少五成八,卻因塑膠袋厚度增加為原先的二至三倍,限塑後的總塑膠重量不減反升。因此環保署取消零點零六公釐的限制,業者可自行選擇厚度。
此外,環保署宣布納管「生物可分解塑膠袋」,生物可分解塑膠業者不滿指出,國際大多是禁用PE塑膠袋、生分解塑膠袋收費,相較傳統塑膠袋百年不滅,生分解塑膠袋可滿足民眾需求、也能維持產業。環保署表示,這次修法並非「禁止使用」,只要求被列管的商家,不論是一般塑膠袋或是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民眾都須付費取得。
擴大限塑政策從現行七大類擴大到十四類,但直接盛裝生鮮食品,或工廠用於包裝產品、醫療院所盛裝藥品的藥袋等不受管制,業者也應於店內明顯貼出鼓勵重複使用等文字。
綠色陣線協會研究員林學淵則認為,限塑政策應擴大到小吃店、服飾店;環保署回應,待民眾習慣調整後將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