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與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彭貝里(Paolo Bombelli)二十四日指出,被養來作為魚餌和水族箱食物的蠟蛾(Galleria mellonella)幼蟲「蠟蟲」(上圖/取自網路),可以把塑膠袋的「聚乙烯」分解成乙二醇,全球性的塑膠袋汙染問題,或許靠牠就有解了。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新社與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彭貝里(Paolo Bombelli)二十四日指出,被養來作為魚餌和水族箱食物的蠟蛾(Galleria mellonella)幼蟲「蠟蟲」(上圖/取自網路),可以把塑膠袋的「聚乙烯」分解成乙二醇,全球性的塑膠袋汙染問題,或許靠牠就有解了。
歐洲的塑膠產品有四成是聚乙烯製成,但聚乙烯非常難分解,聚乙烯若沒有回收,會嚴重破壞環境。
西班牙坎達布里亞生醫與生技研究所生物學家貝托其妮(Federica Bertocchini)閒暇時養蜂,「我清理蜂箱,裡面全都是(蠟)蟲,所以我把牠們放到袋子裡,一會兒後,我看到袋子都是洞,這些蟲在我屋子到處爬。」
劍橋大學團隊決定研究,蠟蟲吃塑膠袋的速度有多快,團隊把數百條蠟蟲放在塑膠袋上,四十分鐘後,袋子開始出現洞洞,十二小時後,蟲蟲吃了九十二毫克的塑膠,遠比真菌和細菌的速度還快,而且幼蟲吃下塑膠後,會把聚乙烯分解成乙二醇,乙二醇還可製成防凍劑。
蠟蛾在蜂群中成長,吃蜂蠟維生,科學家認為,蠟蛾的消化過程和分解聚乙烯差不多,現在還不清楚蠟蛾之所以會消化塑膠,是靠體內的單一酵素,還是某些分子聯手,但生物學家希望找出箇中奧祕,將塑膠物質製成無傷環境的液體,並用於塑膠設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