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太空人 外太空也須遵行教規

 |2007.05.03
59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龢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首位太空人由三十四歲醫生Sheikh Muszaphar Shukor從一萬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預計十月搭乘俄羅斯聯合號上太空並參觀國際太空站。

二十六歲的軍隊牙醫師Faiz Khaleed被選為候補的太空人。伊斯蘭發展部特別為太空穆斯林公布指導原則。

俄羅斯為回饋馬來西亞二○○三年以十億美元購買十八架三十戰鬥機,為馬國培訓太空人並協助送上太空。馬國政府將這趟太空行視為值得慶賀的里程碑。

不過宗教學者對穆斯林如何在太空之旅中奉行宗教規儀大感疑惑。

要將創立於七世紀沙漠中的宗教與二十一世紀的太空之旅調和,絕非易事,因為太空站以時速兩萬七千四百公里的速度繞行地球,使得麥加的方位不斷變動。

穆斯林一天須在五個不同時段,朝麥加聖地方向祈禱。在外太空,二十四小時內會出現十六個白晝、十六個夜晚,穆斯林得祈禱多少次?要朝哪個方向祈禱?這是大馬當局準備第一次送人上太空時面臨的諸多難題之一。

問題還包括:在無重力狀態下如何維持祈禱姿勢?如何確保吃到符合伊斯蘭教律製成的冷凍乾燥食品?在太空中,水是珍貴物資,如何進行禮拜前的淨身?此外,伊斯蘭的齋戒月正好碰上太空任務期間,穆斯林應白天禁食,但太空中什麼是白晝?

有鑒於此,去年該國宇航局舉辦「伊斯蘭教與太空生活」座談會,一群伊斯蘭學者、科學家費時逾一年,擬定了穆斯林太空人行為指導方針。

總而言之,馬來西亞穆斯林就是堅持伊斯蘭的信條在任何情形、時空下都必須遵行。

大馬首位太空人,將被告知可自行選擇在太空中禁食或返回地球後補守齋戒;如果太空人懷疑所提供的食物不合乎教律,他吃喝的程度唯應達及止餓。至於朝麥加祈禱,指導方針則有些規避,它表示,「根據太空人的能力」,應行禮如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