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在台北地方法院內,持麥克風接受媒體訪問,劉宏恩教授批評這是「特權」。前總統府副祕書長羅智強在臉書貼文表示,他相信劉教授是出於善意,所以這篇文章不是要反駁他,而是剛好他曾當過發言人,所以他要來談談,這「特權」背後,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的「小故事」。
羅智強表示,以前他在當發言人時,剛開始,媒體都是「堵麥」,這是平時大家常看到的畫面,受訪者前面塞滿了麥克風。但這其實對記者不太「人道」,除了要搶位外,有些記者或蹲或跪在受訪者前,或在受訪者後踮腳尖,或者站在側邊遠處得把手伸得長長直直的。
有些受訪者可能一講就半小時甚至更久。即曾有媒體記者私下笑說,最怕採訪某某某,一講就不會停,大家採訪完,不是手抽筋,就是腳抽筋(蹲太久)。
羅智強表示,於是慢慢的,發展出了比較「人道」的方式,那就是讓受訪者持麥克風,連結邊上的一個擴音箱。
但這個擴音箱不會把音量開得太大,因為那不是用來對「公眾」廣播用的;所以大家若注意到,這擴音箱邊邊會疊放著一堆麥克風,這擴音箱是要讓媒體採訪收音用的。
羅智強指出,北檢內馬英九受訪的情形也是一樣的,那裡一直是北檢規畫給媒體採訪的採訪區。否則媒體為了搶鏡頭,會在院內亂成一團。
羅智強說,「亂成一團」,就很容易有人受傷,特別是攝影記者,眼睛必須用來顧鏡頭,無法看路,很容易發生意外。事實上這種例子,他就親眼見到二次,一次是在二○○八年總統大選時,一位攝影記者,在上採訪車時跌落導致癱瘓,多年後過世;還有一次,一位記者,在拍受訪者鏡頭時倒退著走(這非常平常),一失足,就跌進一旁一公尺深的溝裡。
羅智強表示,至於劉教授說的「公平」,也就是馬英九可以拿麥克風,其他的民眾也應該可以拿麥克風,他也很贊成。其實不只馬英九在那一天持麥受訪,民進黨立委柯建銘也持同樣的麥克風,在同一地點受訪。就他所知,在北檢內,還有其他很多人都曾持麥克風受訪,不是只有馬英九。
羅智強說,這些「背景故事」,絕大多數的人不會知道,這算不算「特權」,有「定義」上的問題。但如果這是「特權」,其實,這「特權」背後,體貼的未必是受訪者,而是有採訪需求的記者。
(小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