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數位中心展示一百八十度超視角「夢幻佛宮」洞窟。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敦煌莫高窟,洞窟保護利用工程日前獲得中國土木工程界最高榮譽的「詹天佑獎」。該項工程為莫高窟文物保護史上,其規模最大的一次,將使莫高窟得到更強保護,並能保障文物防止被盜及被破壞。
這意味著,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已建成文物安全防範系統,透過先進的安防設備,在「物防」與「人防」的協調下,對敢於入侵盜竊、破壞的犯罪行為,及早發現、及時處置,從而有效確保文物本體安全。
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莫高窟數位展示中心、莫高窟崖體加固工程、棧道改造工程、風沙防護工程、安防工程和保護研究設施六個子項目。歷時四年建設,於二○一三年一月通過專家驗收。
其中,數位展示中心是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的核心子項目,包括遊客接待大廳、球幕影院、數位影院、貴賓接待廳、購物、餐飲、辦公及設備用房等。
敦煌研究院稱,二○一四年八月投入使用的該數位展示中心,使以往遊客只有進窟參觀二小時左右的單一遊覽模式,改變為在數位展示中心觀賞敦煌藝術高清數位電影與莫高窟實地體驗相結合的複合參觀模式,單日遊客承載量由三千人次增加到六千人次,緩解了莫高窟保護與旅遊開放之間的矛盾。
崖體加固工程解決了莫高窟絕大部分崖體的穩定性等問題,有效防止危岩坍塌對洞窟文物造成的破壞。同時,對薄頂洞窟的修復,防止了降水入滲導致的洞窟壁畫產生酥碱、疱疹等病害。另外,還消除了參觀過程中落石、流沙等現象對遊客構成的潛在威脅。
棧道改造工程,通過適當加寬棧道寬度,改善棧道垂直聯繫的狀況,提高欄板高度和安全度,對莫高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方便和保障了遊客的參觀路線。
建防沙障 減緩塑像磨蝕
風沙防護工程,通過在莫高窟窟頂舖壓礫石、建設麥草方格沙障、植物固沙及滴灌系統,形成了防沙障阻沙、沙生植物林帶擋沙等綜合防沙、治沙體系。據監測,這一工程的實施使莫高窟的風沙減少了七成左右,極大減緩了風沙對敦煌壁畫和塑像的磨蝕。
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提升文物保護和開放管理水準,對敦煌乃至中國其它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