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再度被美國列為外匯操縱國觀察名單,央行外匯局長顏輝煌無奈表示,這樣的結果符合預期,沒有意外,央行平常心看待。他強調,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的溝通管道很暢通,會持續與美方溝通。
美國財政部周五發布〈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報告,也是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首份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包括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德國及瑞士等六國仍名列「觀察名單」。但沒有一個國家被美國認為「符合操縱匯率」,或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不公平競爭優勢。
連二次符合一指標 才可能除名
報告指出,台灣、南韓、日本等亞洲國家,應將干預匯率行為保持在最低程度,並推行更為有彈性且透明的外匯政策;「台灣有進行不對稱外匯干預的紀錄」,台灣應提高介入外匯市場與外匯存底的透明度,並將干預行為僅限於在外匯市場失序之時。
央行官員解釋,美國去年起採用三個量化指標來衡量一國或一地是否操縱匯率,必須「同時符合」這三點,才會被列為匯率操縱國。一旦被列為匯率操縱國,美國將會與其進行商談,並可能祭出報復性貿易制裁措施。若有二項符合,則被列入觀察名單,須連續二次都只符合一項指標,才有機會從觀察名單除名。
美國的匯率操縱國名單有三項觀察指標,第一是「對美貿易順差超過二百億美元」,第二是「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超過百分之三」,第三是「匯率單邊干預金額超過GDP的百分之二」。
前次台灣因符合其中兩點,被列入觀察名單。顏輝煌強調,此次台灣僅有一項指標符合,就是經常帳占GDP比率高達百分之十三點四,遠高於美國訂出的百分之三,所以被美國列入觀察名單。
外匯專家:影響台幣走勢不大
央行官員表示,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因為超額儲蓄高,導致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偏高,只有改善投資環境,增加投資才可以減少超額儲蓄,但這不是央行單一機構可以解決的問題。美國財政部每年的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都會公布「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
台灣續被列「觀察名單」,多位外匯專家一致表示,對新台幣後續走勢影響不大,新台幣匯價仍受國際美元走勢與外資匯出入這兩大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