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公民不服從 尊重還是縱容?

文/周祝瑛(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2017.04.14
1816觀看次
字級

文/周祝瑛(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最近台灣年輕世代間,發生了一連串透過各種社會運動的集體行為,甚至網路批判,不滿校園措施,乃至台灣的司法治安。

這些年輕人的行為背後,往往高舉著民主、自由、公民不服從,標榜愛等口號。太陽花學運中攻陷立法院、行政院等學運參與者,最終以公民不服從為由無罪釋放。

這些不由讓人想起流行在大陸文革時期,紅衛兵中的一句口號:「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往事。看看目前台灣司法案件評定標準的特殊化及年輕化,令人頗有昨是今非之慨。

尤其又看到上周台灣師大附中在歡慶七十周年校慶中,學生因抗議校內的若干措施,而干擾典禮的麥克風電源,垂降抗議布條。

校方報警處理後,造成了立法院質詢教育部長關於警察進入校園議題的責難,此舉讓許多執法工作者進退維谷,甚至受到社會各界的質疑。

媒體關注的焦點也被轉移,從本該反思學生抗議的初衷和後續措施等問題,轉向政治層面等人權議題,因此而模糊了整件事的焦點問題。

從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台灣社會在轉型過程中,上位者一邊不斷強調轉型正義,一邊不斷鼓勵青年世代去衝撞固有體制,挑戰法令制度,甚至超越了原有的社會道德規範底線,而是在所不惜。

當然,從好的一面來看,如此一來,可以鼓勵更多年輕人勇於發表自己的言論,透過集體行為表達對現有體制的不滿,甚至藉助網路媒體力量,發出公民不服從的聲音。

但在種種政治正確及排山倒海似的網路霸凌威脅面前,許多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主政者與執法者逐漸予以解構化、寬鬆化、赦罪化,結果一來,造成政治正確與民粹凌駕於法律及道德之上,造成了第一線公民執法人員與學校校園安定維護人員的兩難困境,以致許多校內事件不得不藉助于外力。

如警察,一方面執法人員與校園安定力量維護者,動輒得咎有關。另一方面,因為網路媒體的斷章取義,往往讓許多事情轉移焦點,例如此次師大附中學生的抗議事件發生後,大家關注的焦點不是學生的訴求,反而是立法委員、教育部長、校長和警察之間錯綜複雜的行政關係。

面對集體事件,校長需要有魄力控制局面,學校在與學生保持有效溝通渠道的情況下,能夠防範於未然。

我們尊重學生的言論自由,但不是無條件的縱容,標榜青春沒有什麼不可以。自由唯有獲得法律的保護,方能成立。

社會事件可能造成群體的模仿,大人們面對問題不是推諉和詰責,而是自省和反思,會產生楷模或反作用效果。

面對台灣社會那些以工作忙為藉口,把孩子全權交付給學校和各種補習班進行管束的父母,筆者也希望予以呼籲,自己的孩子自己救。

沒有陪伴與溝通,下一代人只會與我們更疏遠,世代差異更會在過度縱容下,出現更多的不尊重與衝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