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沒提台灣 不確定的開始

孫揚明(台北市/前資深外交記者) |2017.04.10
1267觀看次
字級

各方矚目的川習會算是平穩落幕,但對台灣而言,卻是一個高度不確定的開始。

事前「預熱」的不算;這次川習會,雙方一共出了七份具有高度官方意味的文稿;其中美國四份,中共三份。美國的四份,分別是白宮發言人史派瑟簡報二次,國務卿提勒森簡報一次,提勒森加財政部長米努勤再加商務部長羅斯等三人的共同簡報一次。北京則是更簡單,川習會中的兩次會談後,各出了一篇文稿介紹,最後再加了個外交部長王毅的書面介紹。

這七份文稿,與以往的慣例大不相同。美國的四份,不僅對台灣是隻字不提,連台灣的字樣都未曾出現。中共的兩份會談介紹,也完全未提及台灣;好像以往急於星火的台灣問題不見了。只有最後一則王毅的說法中,用了五十八個字的老調重申了立場,「中方重申了在台灣、涉藏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希望美方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一個中國政策基礎上,予以妥善處理,防止中美關係受到干擾」。

如何正確了解美國與中共這次做法的原因與概念,恐怕只是維護我們安全利益的第一步。以民進黨政府在兩岸相關題上的做法,往後的困難,恐怕還真是「長夜漫漫路迢迢」。

或許一個可以參考的指標,是去年三月底四月初,習近平在參加核子安全高峰會後,與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的高峰會,彼時蔡英文已然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唯尚未就任;各方當時皆對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與不確定性,深感憂慮,認為習會在蔡就任前的美「中」最後一次高峰會,提出強烈警訊。結果是,在高峰會上,習近平只用了不到一分鐘去談台灣問題。各方相關人士大跌眼鏡。

事後,美方相關學者對此曾做分析,對大致所得結論表示憂慮。因為美國學者認為,情況所以如此發展,是因為習近平覺得,在台灣問題上,北京不需要和美國討論,中共自行處理即可。

這樣的概念,不但使得美國能介入的空間限縮,同時這也是一種有自信的表徵,知道本身與美國的複雜關係,已可以使美國在處理對台議題上,仔細考量本身利益與台灣問題的糾結處;以及在一旦出現台灣問題時,本身利益所可能受損的嚴重程度。

至於蔡政府發言人說的,「和我們預測的一模一樣」。唉,這種說法,看了,笑笑就好。

孫揚明(台北市/前資深外交記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