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嘉祥(國立體大兼任助理教授)
今日上午在台北小巨蛋、台北體育館舉行的第四十六屆「清晨盃羽球賽」,有十四個國家地區的三千二百多位選手參加,其中有八百位選手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韓、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尼、紐西蘭、澳洲、香港、澳門等外國地區,他們將見識到八月台北世大運的優質場館、台北人的熱情,也會帶回台北將辦大型國際運動會的訊息。
一年一度的「清晨盃」不但是台灣的羽球大事,也是全世界壯年組球友的盛事,近半個世紀來,從早先的一百多人參加,到現在,這個比賽已經超脫當年在圓山飯店後山林蔭間的「清晨運動」,蛻變成為國際體壇重要的全民運動典範。
清晨盃三年前租下小巨蛋,作為專業組、邀請組及各組前四強的決戰舞台,今年除了繼續在小巨蛋進行部分比賽外,作為今年八月十八日起的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羽球比賽場的「台北體育館」,曾在去年休館半年重新整修,一、四、七等三個樓層,將作為世大運預計五十多個國家羽球選手的比賽場地和練習場地。
二千多位選手將在這個新場地上競賽,同時體驗世大運比賽場地的燈光、風向和地板軟硬度。
今年清晨盃競賽組走向電子化,將競賽、場地分配等建制在網站上,參加的選手想了解四千場比賽的時間、地點,可以不必如同往年翻閱厚重的秩序冊,只要打開每個人都有的手機,點入清晨盃專屬官網,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知道比賽進行現況,也可以安排自己的熱身進程。
清晨盃因應最近半個世紀來,尤其是亞洲地區的經濟繁榮、政治安定,造成羽球運動人口大增,一直不斷修改比賽規則、增加組別,容納更多愛比賽的球友。
隨著打羽球人口愈來愈多,各式各樣的羽球比賽花樣百出、不斷翻新,其中以「全球華人羽毛球聯合會」的成長最快、最明顯。
四十年前,在大陸打羽球的只有專業選手及高級幹部才有這個福分,但是如今各省各市百花齊放,羽球在各地成為普及的運動,打球的群眾看到大陸選手在奧運、亞運、湯杯、優杯、全英公開賽等傑出成就,屢屢拿金摘冠,全民打羽球更成為勢不可擋潮流,販賣羽球器材的廠商作過統計,目前約有一點二億中國人打羽球,器材生意做不完。
一九九三年「全球華人盃」羽球賽由當時台北市羽委會主委吳俊彥和福建羽協副主席林建成兩人創立,以清晨盃的柔和身段、全民同樂方式,在華夏大地得到共鳴,如今這個擴大的聯合會開枝散葉,在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分會,會員已有數萬人。
總會長也是現任清晨盃會長吳俊彥,每次比賽參加人數總是多達三、四千人,規模還超過清晨盃,比賽不得不分為「團體賽」和「個人賽」分開舉行,去年個人賽於十一月在海南舉行過了,今年團體賽將於五月中旬在株州舉行、個人賽將於十一月在成都舉行;而明年將遠渡重洋到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行邀請賽,美國會長前天已到台灣,他將在這個賽場呼籲大家踴躍參賽。
羽球易學難精,但是非常適合包括華人在內的亞洲人參與,觀察這個賽會可以衡量出當前國際現勢、各國經濟消長,也可以體驗出現代人的健康指數,運動興趣意向;而對台北市來講,今年則是最好的宣傳「世大運在台北」的行銷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