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麥當勞叔叔 各地傳遞愛

 |2017.04.03
4532觀看次
字級
「麥當勞叔叔之家」庭園。圖/鄭超文
麥當勞叔叔之家的義工夫妻梁嘉玲(右)與張吉毅(左)。 圖/鄭超文

【本報台北訊】稱霸速食業龍頭的「麥當勞」進駐台灣逾三十年,代表性雕像麥當勞叔叔散播歡樂的形象深植人心,成為特色活招牌。是否曾好奇,麥當勞門市前的麥當勞叔叔雕像愈來愈少?其實麥當勞叔叔已走出店面、穿梭醫院病房,用十八般武藝替病童們帶來歡笑聲;即將滿十周年的「麥當勞叔叔之家」,更挺過當年被居民質疑的風雨,去年就幫助近一萬五千人次的遠地就醫家庭,伴隨童年回憶的麥當勞叔叔,正從有形轉無形。

雕像叔叔

全台僅50 家保留

台灣麥當勞統計,目前全台僅剩約五十間分店仍保留叔叔雕像,最多在台北市,其次為台中市,再來是高雄市與桃園市;另像基隆市、新竹縣、嘉義縣、花蓮縣及台東縣等五個縣市已經看不到了。

「撤走的都是童年回憶!」李姓婦人指出,以前要和人像拍照,是要排隊的。她回憶年輕時,麥當勞在台灣剛盛行,常和朋友到此讀書、約會,這些都是五、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

「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走入群眾!」台灣麥當勞公關經理陶令瑜表示,麥當勞叔叔雕像數量雖減,但改以更真實的方式與民眾互動。她指出,麥當勞叔叔已連續二十年、每年拜訪一百五十所小學,足跡遍及離島與偏鄉,陪伴逾上萬名學童學習以及宣導洗手預防腸病毒,也造訪五十所醫療院所,為生病住院的小朋友加油打氣。

叔叔變魔術

四處送歡笑

「叭啦叭叭叭!」台北醫學大學的兒童病房,傳來耳熟能詳的麥當勞廣告詞。年僅六歲卻罹患腦瘤的小玹(化名),原本低頭默默的畫圖,等著主治醫生前來看診,一位穿著大紅鞋、頂著紅捲髮的神祕人物現身,麥當勞叔叔活靈活現,耍著讓人猜不透的魔術,小玹露出了笑容。

此番景象,在全台灣三十二間教學醫院病房中,每年都會驚喜上演;隨著民眾對生活品質講究,許多麥當勞門市前的麥當勞叔叔雕像,被抗議霸占騎樓、擋住行道,不少叔叔默默「隱退」。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副理李雅惠說,基金會從二十年前就讓麥當勞叔叔前往學校、醫院,當民眾好奇「麥當勞叔叔去哪了」時,其實他正在小朋友身邊,帶來歡笑。

二號叔叔之家

前進南台灣

來到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一尊身穿麥當勞服裝的泰迪熊雕像令人不時多看幾眼,那是「麥當勞叔叔之家」的招牌,也是提供遠地就醫家庭的避風港。

三歲的璇璇,去年被檢查出罹患腦瘤,須遠從屏東縣北上接受化療,在親戚的介紹下,麥當勞叔叔之家成了璇璇一家人的暫時居所,節省住宿開銷壓力。去年叔叔之家協助的遠地就醫家庭,將近一萬五千人次。

有趣的是,當年叔叔之家選址在大安區時,一度遭受里民抗議、質疑,擔心傳染性疾病外洩,如今一百多位義工裡,當地里民就占了將近百分之六十,融入在地生活;夫妻義工張吉毅、梁嘉玲,因為小女兒Candy罹患重症離世,選擇投身叔叔之家,陪伴更多家庭,「以前接受過那麼多人幫助,將這些愛存放心底,然後再傳遞出去」。

全球目前共四十二個國家有「麥當勞叔叔之家」,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陶華君表示,基金會正在規畫,在台灣創立第二座叔叔之家,尤其高雄醫療進步很快,不排除設在南部,協助更多的遠地就醫家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