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農夫計畫 教學生從種到煮

 |2017.04.03
1718觀看次
字級
李孟發在雙北市五所小學帶學生種菜、煮菜,要讓孩子用雙手實際感受土地、食材。圖/李孟發提供

【本報台北訊】推動環保、愛物惜物觀念多年的「綠島大象」,今年將「象足跡」踏向食農教育,展開「象農夫」計畫。出身農家的「大象爸爸」李孟發,有感於食農教育推動多年,卻始終與日常生活距離遙遠,課程除親手種菜、耕地外,也親手挑菜、做料理,要讓孩子用雙手實際感受土地、食材。

李孟發觀察,台灣近年積極推動食農教育,但食農教育多重視耕作,較缺少應用,「種出來後要使用,才會真正對『食安』有感」。新學期開始,李孟發與台北市公館、吳興、金華、志清國小,以及新北市大豐國小共五間學校合作,開設課後社團課程,從耕地一路教到廚房。

課程訊息一出,吸引家長蜂擁報名,李孟發說,都會區的孩子與土地接觸少,每天吃的菜可能連名字都叫不出,「菠菜會認成A菜」,不少學生到小學六年級還沒有自己打過一顆蛋,講再多知識、食安重要性,都不如親身體驗「從種到煮」、「土地到餐桌」的過程有效。

李孟發的食農教育課程選擇地瓜葉、南瓜兩種作物,帶孩子先在學校種植,成果可以拿來做地瓜葉炒蛋、南瓜濃湯等料理,料理過程中則可教孩子認識食品添加物、天然食材的「原味」。地瓜葉梗、南瓜的南瓜籽,則可以再利用,讓孩子帶回家種,藉此傳達永續農業的觀念。

李孟發說,課程進行中,學生已將學習內化到生活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觀察植物、會受作物生長情形影響心情。此外,種植過程需要全神貫注,對社團中部份情緒障礙、過動症的孩子,透過與土地接觸可以穩定情緒,也從中找到成就感。

近年食安事件頻傳,政府、民間積極推動食農教育,農委會也正研擬「食農教育法」,農委會表示,食農教育法預計下個會期就能送進立法院審議。食農教育現都由各單位推動,未來若建立食農教育法,就更有法源基礎來執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