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鄭文燦有鑑於桃園區現有人口四十多萬人,卻沒有任何一家電影院,所以宣示要在桃園區公辦民營新設電影院,滿足市民看電影的需求。
看電影是很多人快樂的回憶,它既是娛樂產業,也是文化產業,提供大眾娛樂,也充實市民的精神生活內涵,相信公辦民營電影院有其正面影響。
只是桃園區觀眾的消費習慣會改變,是因為電影院設備老舊,鄰近的大型影城設備豪華,所以無法吸引在地觀眾,造成僅存的統領戲院暫停營業。因此,即使電影院公辦民營,能否扭轉觀眾根深柢固印象的劣勢,吸引在地觀眾走進戲院,還是有待仔細評估。
政府花了公帑興建電影院後,採取公辦民營的方式,開放一般市民觀眾使用,觀眾隨時會監督和檢驗,所以設備必須符合觀眾的需求。檢視過去公部門設計、發包的公有建築物,常常因陋就簡或粗糙,無法符合需求以致遭到閒置或廢棄,成為蚊子建築,所以應該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既然是公辦民營電影院,應該規畫讓弱勢市民有優待使用的辦法,讓這些更需要文化薰陶的民眾,支付低廉的費用,就有機會接觸電影文化藝術。
電影院公辦民營,還得保障觀眾基本的安全,提升公辦民營戲院的質與量,使廣大的觀眾都能安心、愉快的欣賞電影。
李德貴(花蓮縣/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