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研士陳聖樺,將自家種的四季春茶開發為小葉紅茶。圖/大葉大學提供
【本報台北訊】從小協助家裡種茶的陳聖樺,從就讀大葉大學產業科技碩士班時,以紅茶發酵方式研發「小葉紅茶」,更創辦耘野青耕公司,讓茶葉身價成長15倍,今天接受教育部青年署頒發U-start績優創業團隊40萬元獎金,目前試銷5個月,銷售額已達60萬元。
家住南投縣名間鄉的陳聖樺,從小幫忙家裡種茶,在大葉大學柯文慶教授的指導下,把四季春茶茶葉成功開發為「小葉紅茶」,希望能幫助茶農提高茶葉經濟價值,去年12月正式創業,獲得U-start績優團隊的肯定。
陳聖樺說,名間鄉的茶種以四季春為主,但海拔較低,採收茶菁價格不高,1公斤大概只能賣20至25元。大三那年,他接下茶園管理的責任,思索如何透過生技的方式,提升四季春茶的經濟價值,幫助名間鄉的茶農們,因而興起做紅茶的念頭。
張芷瑜表示,剛成立的耘野青耕公司,有「小葉紅茶」、「長青烏龍」2種產品,都是以名間鄉的四季春茶製成的,過去茶農生產的茶菁只能低價販售給茶廠,耘野青耕運用生技發酵技術,打造種植、生產、行銷一條龍,生產品質與品牌兼具的茶品,茶農利潤約可提高15倍,希望透過他們的創業,提升四季春茶經濟價值,幫助名間鄉茶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