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江心靜以當代水墨創作,呈現在颶風中跳舞的心情。攝影/林存青
⬆現在的科技成長率已經高過人類的適應率,好不容易習慣,新的改變又來了,讓人很容易陷入調適的焦慮,錯亂徬徨,無法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攝影/林存青
「你可以在颶風中跳舞,但你必須在風眼中才能做到。」這是《世界是平的》和《世界又熱又平又擠》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在新書《謝謝你遲到了》中提出來的悖論。
他說的那道颶風來自市場(數位全球化)、大自然(氣候變遷),以及摩爾定律(電晶體的效能每兩年就會倍增),這三股力量不僅加速度前進,又彼此加乘,劇烈改變了我們身處其中的世界,對地緣政治、個人工作、社會倫理和社區角色,產生巨大衝擊。
每一天醒來,當你睜開眼睛,你看到的不是農業時代的日晷,也不是工業時代的打卡鐘,而是承載各式資訊高速流動的時間軸,現在的科技成長率已經高過人類的適應率,好不容易習慣,新的改變又來了,你很容易陷入調適的焦慮,錯亂徬徨,無法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
怎麼辦?佛里曼提出的建議是「暫停」,停止與高速世界互動,與自己的思緒獨處,「省思幫助自己或他人的方法,可以找到新的定錨與啟航之處。若這麼做使你稍有延遲,也別擔心」。
這本厚厚的書,就是一趟尋找答案的全球旅程,拜作者擅於說故事的能力,高潮迭起,最後,他回到家鄉明尼蘇達州,找到處方──你必須創造自己的風眼,隨著風暴移動,吸取能量,同時在內部提供一個穩定的庇護所;也就是說,你保持終身學習和技能成長,懂得運用加速力,又要深植在一個健康的社群,受到保護、尊重,有連結,產生莫大的信任、不怕失敗,開放,不斷嘗試,這個社群可能小到一個家,大到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提供支持,讓個人在颶風中跳舞。
回顧築夢旅程,那是一九九八年,剛展開單車環球之旅,存青必須手寫稿子四處找傳真機傳給報社,後來找宏碁贊助手提電腦Travelmate,再沿途找當地圖書館用Yahoo電子郵件傳送,方便多了。一九九九的歐亞非之旅,找了第一個純網路發行的《明日報》合作,透過IBM全球撥接和柯達數位相機,創造了台灣第一個網路即時專欄(部落格的前身),在那之前,旅遊報導和遊記都在旅行結束。網路科技為全球旅行者提供了免費的聯絡方式和兼差的管道,可以邊旅行邊工作。
二○○一年成立「藍色空間」,在智邦生活館發行電子報,二○○二年由好友白曉青協助,架設單車環球夢網站,二○○九年正式改版,加入Youtube和臉書,二○一四年成立「抱雲齋人文藝術空間」,先在臉書成立粉絲專頁,目前正在架設江心靜藝術家官網(www.pinkychiang.com),一路走來,出書、演講、課程、出版和文創商品,以及藝術創作,始終堅持初衷。過程中,網路科技的自媒體效應,帶來實際支持的力量,那一張張微笑的臉孔,匯集成一陣風,讓夢想在空中自由翱翔。
僅以一首小詩,呈現在颶風中跳舞的心情。
文字的節奏/心跳的節奏
合拍/不合拍
呼吸的深沉/水墨的深沉/一口氣
高速旋轉的世界/颱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