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大園訊】日據時代就記載是史前尖山遺址的大園國小,過去一直未獲政府重視,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及語言研究所考古隊進駐開挖;考古隊昨天在一公尺深處就挖到零星石器和陶片,隊員大為振奮,這是相隔三十四年後第二次的專業性開挖。
大園國小去年計畫翻新二十四間老舊教室,教育局也同意撥款,年底翻新籃球場旁的老廁所時,在地底三至五公尺挖出大量史前石器和陶片,工人不以為意,台北縣三峽國中陳得仁老師帶回送考古專家鑑定,發現都是逾二千年的史前文化「寶物」,年代與台東卑南遺址相當。
縣文化局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翻出歷史資料發現,台大考古人類學系三十四年前曾進駐大園國小開挖,也曾挖出陶片、陶蓋、罐形器、石斧、石杵、石刀等史前石器和陶器,之後就無專業性的開挖;文化局不願見到珍貴的史前文化遺址遭人為破壞,請教育局暫停大園國小老舊校舍翻修計畫,並請中研院史語所考古隊進駐開挖。
考古隊五人小組前天進駐,由考古學門召集人劉益昌領隊,在操場旁柏油路選擇四處地點開挖,昨天在其中一處才挖到一公尺深時,就發現零星石器和陶器碎片,考古隊員大為振奮;隊員說,在淺層挖到的粗製石器和陶器碎片,用肉眼就可分辨是史前物,因土壤夾雜著紅土和黑土,研判是工人從鄰近處挖來填地基,因此還要向下挖到有人類活動的土層,才能判定。
大園尖山遺址文化類型屬新石器時代的圓山文化晚期,在文化資產評鑑的等級上,相當於國家一級古蹟;中研院考古隊說,該處是桃園縣唯一發現的史前文化遺址,更顯珍貴,將來視開挖結果將做出建議,包括就地保存、部分展示,或建博物館全部展示等。大園國小校長蘇焜郎喜憂參半,喜的是珍貴史前文化資產得以保存,憂的是將面臨龐大的遷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