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台每年有四百餘位大學生因車禍喪生,其中八成五肇因於機車事故。為降低大學生事故,交通部將試辦「智慧機車」,預計今年九月起,在宜蘭佛光大學、淡江大學蘭陽分校及花蓮東華大學試辦,先在四十個危險路口、山區彎道裝設感應器,並於五千多輛大一新生的機車免費裝設提醒設備,當側向車道有車輛衝出時,能即時傳送到機車設備提醒駕駛,盼能降低事故。
佛光大學學務長柳金財認為,大一新生初來乍到,對學校周圍路段和鄰近環境路況都不熟悉加上宜蘭地區多雨,騎車容易打滑,若能警示危險路段,對學生很有幫助,「希望未來能普及到全校適用」。國立東華大學也說,大學生發生交通事故八成都是因為騎機車,智慧裝置能降低學生意外風險。
「國內肇事事件中有四成五是機車,其中又以十八歲到二十四歲最多,相當於每周就有八名大學生喪生。」交通部管理資訊中心主任王穆衡指出,國內交通事故中有五成五是來自駕駛疏失,例如沒有注意到前方路況等,因此第一階段除了優先選擇學生族群外,也在三所大學找到最常發生事故的地點,歸納出事故原因後,從駕駛容易疏忽處來發想,如何透過科學方式減少憾事發生。
交通部將請三所學校提出危險路段,包含險降坡、危險路口或山區轉彎路段,先針對路段的標誌、標線診斷,再研判裝置設備的地點及種類,預計九月時在宜花四十處裝設感應設備,初期先讓大一新生安裝提醒設備,再逐步擴大。
至於如何提醒,交通部計畫先在鑰匙圈上裝設提醒設備,危險時發出聲音。王穆衡指出,若提醒設備不當,發出聲響、震動驚嚇到車主,反而容易造成危險,將持續研究如何讓其恰到好處。
此外,交通部近年推動「公車進校園」計畫,交通部也將在佛光、淡江和東華大學約四十輛公車裝設感應及提醒設備,除提醒公車司機注意來車,也能讓公車、機車互通,互相知道彼此存在降低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