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顯影】 李再鈐的尋根之旅 文/黃長春 圖/雄獅美術、李再鈐提供 |2017.03.07 語音朗讀 350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再鈐〈元〉一九九四年作品,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圖/雄獅美術、李再鈐提供一九八六年,李再鈐攝於雄獅美術舉辦的公眾藝術研討會。 圖/雄獅美術、李再鈐提供雲岡大佛。圖/李賢文 李再鈐(一九二八~)福建仙遊人。戰後,一九四八年來台,進入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讀書時,才二十一歲,但回鄉再探望母親與家人時,已是近四十年後的事了。當他八十歲的老母於福州機場,緊擁著這位近耳順之年,跪於地上,哽咽無語的兒子時,喜極而泣地向天呼喊:「這是開了天門,你從天上掉了下來!」 返鄉之前,李再鈐聽到母親在寄來的錄音帶裡說:「我若沒見到你,死也不瞑目。」他熱淚盈眶地心想:「是的!在重回母親懷抱的同時,也要親自領受由故鄉泥土而來的真實感動。若不能見到雲岡、敦煌、龍門和驪山陵等古代雕塑,我也死不瞑目。」 一九八七年,台灣政府一宣布解嚴,他啟程回家。這趟旅程不僅要探親,更要探藝! 李再鈐雖從事現代抽象雕塑的創作,但最令他激賞的雕塑卻不是現代藝術,而是靜坐於山西長城下一千五百多年,又高達十五公尺的〈雲岡大佛〉。他提及這尊編號第二十窟的世尊釋迦造像之所以感動他,不僅止於歷史悠久及造型的莊嚴巨碩,而是見證了建造雲岡石窟的主角——草原民族拓跋氏,如何從蠻悍的征戰生活,走向心靈平和與安定的蛻變過程。(註❶) 在大佛面前,李再鈐激動地落淚。大佛以慈悲之眼,俯視受苦的眾生;偌大之耳,諦聽人們的哀禱。釋迦的宏偉,令人敬畏;而三角形構圖,穩定人心。祂的超凡入聖,不僅淨化世代的靈魂,更引領他們踏上皈依的旅程。 李再鈐的創作靈感是汲取東西哲思的精華,而非僅僅是藝術形式的承襲。他的現代藝術是奠基超越東西方的普遍真理,人人都能領受的。一九七六年,他在《希臘雕刻》一書中說:「任何歷史家、任何藝評家、任何雕刻家,可以『反希臘』,但不能否定希臘;可以創造新觀念,發掘新美感,表現新風格,卻不能掩蓋住希臘雕刻的永恆價值。」(註❷) 在這本書中,他收錄了一張由雅典國立考古博物館藏,約西元前二四○年的哲學家青銅頭像。他說:「這位哲學家目光炯炯,精神矍鑠,額頭淺淺的皺紋下,似深藏著無限的睿智與思維,其所表現是人類的情感與思想價值的存在,而非外表形象的把握與捕捉。藝術家已更能體會到生命的真諦——在表情之後所暗藏的是靈魂的隱祕。」(註❸) 是的!這尊哲學家頭像,令人聯想起柏拉圖,他的眼神似乎能洞見一切。他所依靠的,不是肉眼等感官所認得的表象世界,而是以數學與幾何學所靈視到「形而上」的理想與完善。(註❹)數學與幾何原理,正是李再鈐運用於雕塑,來呈現自然的定律與秩序。他所追求的藝術形式是極簡與純粹的,看似沉默無語,無任何情緒,卻予人永恆的真實感動。 〈元〉是李再鈐以不鏽鋼、烤漆所呈現的現代藝術創作。他以紅色的三個方形,斜置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廣場外的綠色草坪上。其造形極簡又豐富;色彩純粹又強烈,使人向上提升,獲重生的力量;紅色象徵生命的元氣,而背景的綠樹青草則象徵萬物的孳生繁衍。 在中國,元即道,是精氣也是根本;在西方,天主是「自有者」,是第一因(註❺),而基督說:「我是元始……。」(註❻)李再鈐的〈元〉,令人洞見由「元」而產生「三」的眾多(註❼),是創世的起始,是萬物的生成。此即老子《道德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亦令人聯想起基督宗教中,聖三(聖父、聖子、聖神)創世的奧祕工程。(註❽) 李再鈐的抽象雕塑,使我頓悟,不論是北魏的雲岡大佛,或現代的極簡藝術,原來完美的造形在於由「靜」而來的撼動;由「淨」而來的無量,以及由「敬」而來的謙卑與超脫。誠如李再鈐自己所言,其作品既不傳統也不前衛,而是一種尋根的表現啊!(註❾) 【註釋】 ❶參閱李再鈐撰,〈我看雲岡大佛〉,《百位 名家話百畫》,雄獅美術網,二○○八年。 ❷李再鈐編著,〈雅典的早晨(自序)〉,《 希臘雕刻》,雄獅美術出版,一九七六年四 月,頁五。 ❸李再鈐編著,〈希臘化時期(紀元前三三○ ~三○)〉,《希臘雕刻》,同前引書,頁 二二九、二三二、二三三。 ❹參閱Dave Robinson著、Judy Groves繪、 何畫瑰譯,《柏拉圖》,立緒文化出版,二 ○○○年出版,頁九十八。 ❺參閱《漢典》網站「元」條目;《聖經》〈 出谷紀〉三章十四節,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 出版。 ❻《聖經》〈若望默示錄〉一章十七節,天主 教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❼參閱《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 「三」條目。 ❽《天主教教理》網站卷一﹕〈信仰的宣認〉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四節「創造者」。 ❾李再鈐著,〈紅色雕塑──「低限的無限」 註〉,《鐵屑塵土雕塑談──李再鈐八十文 鈔》,同前引書,頁一○七。 參考書目: 李再鈐著,《探親探藝》,雄獅美術出版, 一九八八年七月。 前一篇文章 【俯拾即得】破窗效應的聯想 下一篇文章 【隨花集.紅樓夢】要把金針度與人──賈寶玉夢中的喊罵(下)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