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據統計台灣約有三十萬名C肝患者,但九成C肝患者並沒有體認到肝炎的嚴重,往往求醫已到肝病末期。醫師指出,台灣C肝治療效果比歐美效果好,藥物治療,可達七成根治率,但肝病來得靜悄悄,高危險群應主動篩檢,才能在黃金期內發現,及早治療。
衛生署署立彰化醫院內科主任陳詩典指出,C肝發作期不會有症狀,直到失眠、勞累或藥物使用等,才會導致急性發作,到了急性發作期,就可能合併消化道症狀,感覺食慾不佳、胃不舒服,因此等到發現時,已經相當嚴重。
陳詩典表示,歐美的C肝患者主要是毒癮為主,而台灣的C肝則主要是密醫、民俗療法等重複使用針頭的原因造成,尤其是民國八十一年以前的輸血者,感染比率高。
醫師建議高危險群主動篩檢,包括八十一年前輸過血者,以及洗腎、毒癮、針灸、刺青、血友病者,應該主動瞭解肝臟狀況。
很多人認為肝病是無法治療的,陳詩典還遇過患者,因為肝病被退婚,或是受到鄰居排擠,其實C肝是透過血液感染,因為就醫衛生、共用針具等造成,飛沫並不會傳染,即使是性行為,夫妻間皆有C肝者,每一百對約僅五對,可見傳染率相當低。
況且目前C肝是可以根治的,根據台大、高醫等醫學中心臨床研究發現,只要接受注射型干擾素,並配合口服抗病毒藥物「雷巴弗林」,合併治療六個月後,治癒率達七成以上。相較於歐美治療六到十二個月,百分之三十到八十的根治率,台灣的效果特別好。
醫師表示,無論是B肝或C肝,目前都有各式各樣的藥物,而且健保有給付,呼籲患者積極就醫,才能早期治療。
彰化縣衛生局與署立彰化醫院將於五月五日上午在愛買員林店前廣場舉辦肝炎宣導活動,民眾可前往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