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地宮珍寶 今第8次入宮儀式

文/佛光緣美術館總部、佛陀紀念館 |2017.02.25
2127觀看次
字級
漢代青銅素面鼎 捐贈人陳溫惠伶 食器,半球形蓋上立三半圓形鈕,半球形器弇口,以承蓋,附耳外撇,三蹄足,腹飾一弦紋,蓋內藍色結晶鮮艷美麗,以藍銅鑛熔鍊而成,才帶有如此絢爛之藍斑。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
春秋青銅劍 捐贈人黃若涵 春秋諸侯爭霸,楚王為得越王青銅劍不惜發兵攻打越國,可知其青銅劍之珍貴。 此劍作斜寬從寬格式,中脊起線,兩從斜弧,雙刃呈弧形於近鋒處收狹,前聚呈鋒,素窄劍格,圓盤形劍首。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
漢代青銅鏡 捐贈人溫景洋 漢代特有之銅鏡,內區飾八枚乳釘及連弧紋,外區以四枚大乳釘分隔成四區,飾以七星紋,邊緣飾十六連弧紋一周,外緣為內向連弧紋,連峰式鈕,鈕座外狀似天文星象。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

文/佛光緣美術館總部、佛陀紀念館

「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今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此活動已邁入第八次,至去年已封入二十個地宮,共有文物三千零六十件,今年光是捧寶就多達三百五十件,並啟用第二十一個地宮存放文物。

文物中令人矚目的有春秋青銅劍、漢代青銅鏡以及漢代素面鼎,稀有難得,捐贈者是佛光山淨業林的蓮友暨收藏家溫景洋、黃若涵夫婦及家人。此次捐贈三件文物,皆經國立歷史博物館通過鑑定,屬文化資產保存法所稱之古物,予地宮名垂千古,永留名冊。

佛教最負盛名的陝西法門寺地宮,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地宮還原」館就可以看到模擬場景。佛館也曾經展出七寶瑞光的阿育王塔、雷峰塔等吳越之地宮文物。

佛館有四十八個地宮,因此成為國際博物館(ICOM)。每百年就會開啟一座地宮,目前倒數計時距離九十五年,或許您等不到,但您的子孫一定看得到。這就是地宮迷人之處,時間是迷人的,珍寶是迷人的。

「東西是表象的,而生命無限,因此地宮所存放的文物,需要具有歷史性及時代性,讓百年後的人可以進行研究。」這是星雲大師秉持讓未來的人能了解研究現在文物之理念而創建了地宮,更率先捐贈保溫瓶、手機、裁縫車,激起後續響應及共鳴的效應。

您可以立願參與,以佛教文物、十大發明、台灣文化的物件、傳家之寶等具有歷史性、當代性、紀念性的各項文物,讓佛館成為一座台灣史上,人類共同生活記憶最重要的文化地標。

地宮文物長期徵集,有意參與捐贈者,請上佛光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fgs.org.tw 或http://dharma.fgs.org.tw/fgs_arts/totup/ 下載填寫捐贈送件表單 ,連絡人:妙澈法師、林淑娟 (○七)六五六一九二一分機一四三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