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呂慧齡
某晚,經過佛光山雲居樓電梯轉角,赫見一對珂雪生動的小沙彌塑像,純真的容貌,散發著君子賢人寧靜的品行;由上而下投射的熒煌燈火,經過五彩千年木茂密硬挺的枝葉,在亮潔的地磚上照映著毫光,彷彿蒙受諸佛菩薩的加被護持,猶若佛光普照之境相。
文與圖/呂慧齡
某晚,經過佛光山雲居樓電梯轉角,赫見一對珂雪生動的小沙彌塑像,純真的容貌,散發著君子賢人寧靜的品行;由上而下投射的熒煌燈火,經過五彩千年木茂密硬挺的枝葉,在亮潔的地磚上照映著毫光,彷彿蒙受諸佛菩薩的加被護持,猶若佛光普照之境相。
總覺得這般熱力四射的影像,像是有生命力的,讓整個畫面靈活靈現的展開起來。當我目不轉睛地緊盯手機螢幕,或蹲或站、前後左右移位,尋找合適的拍照角度時,一位腳步踉蹌的老菩薩,聲如洪鐘的說:「白天照相的畫面會比較漂亮。」她好意相勸,晚上的燈光投影有如斑馬條紋明暗交替,會破壞潔白的形象。
剛開始,我笑而不答,繼續取景拍照。這位老菩薩又在身旁不斷勸說,引來路人簇擁一探究竟。我忍不住終於說出自己的觀感,也感恩她好意的提醒,並強調白天已經拍照留念了,現在看到不同的意境,被這溫熱的光明觸照,因而想留下這感動的瞬間。圍觀的人也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達意見。
其實,在人生的旅程中也是一樣,我們遇到很多事情往往都是一體兩面的,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緣,總會造就出不同的結果。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本來就會有見仁見智不同的看法,何況是審美的觀點更是無法以個人的角度定論,因為環肥燕瘦各有所好。
常言道:「往事如煙,人生如夢」,佛陀的智慧也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要我們的心念是善的、是美的,無論是簡單留白,或是繁華繽紛,就任憑本事發揮了。
看人、看事、看境各有意,蘇東坡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此我們往往都只陷在自己的觀點,而鮮少注意他人的看法,如若放下自我的執著,尊重包容,在這一期一會的生命旅程中,相信便能有更多的皆大歡喜、圓融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