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青埔仔寫真3】 抓到一隻超級大鱉

文/蒲公英 |2017.02.16
1424觀看次
字級

捕魚、捕蟹、抓蝦,不同樣式的竹器,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完全都難不倒這些水岸少年,戶戶家中可說是十八般武器俱全。大人小孩往往農事一忙完,就去老街溪打魚,也總是滿載而歸,為家人的三餐增添許多美味。

偶爾他們還會採取「放滾」的方式捕魚,就是在溪裡放了網,讓魚兒自動落網的方法,晚上去放網,早上去收網。無論「放滾」(流水中架網〕或是架蝦簍「登蝦仔」、架魚簍抓魚,或是在溪裡築蟹柵抓蟹,因昔時生態豐富,總是收穫可觀。

有時還會演出意外驚喜,受訪的一位河岸阿伯回憶,「有一次我和大哥背了電瓶去電魚,電了好久卻一無所獲,正在失望中,我突然看到黑漆漆的河溝草叢裡有個像臉盆大小的東西在爬動,連忙指給他看:阿兄,你看,烏龜耶!大烏龜!

大哥迅速轉身,舉起電擊棒朝這個大傢伙電過去,只聽見一陣聲響之後,這個碩大的東西終於無力再掙扎。大哥用力把牠拎起來,塞進大簍,哇,原來不是烏龜,是一隻特大號的鱉。

我從來也不曾看過這麼大隻的鱉,大得幾乎像一個臉盆!大哥扛起竹簍打道回府,瀟灑的說:『今天不必再電魚了,夠了!』回到家,迫不及待拿秤來秤秤看,嘿!整整兩斤又十四兩,差不多要三台斤重了,真是一隻罕見的超級大鱉。

第二天,大哥把鱉提到中壢的市場去賣,賣了好大一筆錢。」

電魚?電魚不是違法之事嗎?阿伯說:「台灣光復前,我們一直使用各種製作簡單的原始工具捕魚,一直捕到光復以後,才逐漸改用電瓶電魚,電魚雖然省力而且又有效率,卻失去了許多樂趣,而且以現今的眼光來看,也成了竭澤而漁的不當撈捕。政府一直到河裡幾乎快沒魚了,才訂出禁止電魚的法令,但是,在山區或偏遠地區,只要有魚可電,許多人還是偷偷繼續揹著電瓶出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