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幾年來消費者常常抱怨番茄沒有以前的味道,也沒有以前好吃,這是真的,還是現代人舌頭變挑了?根據最新研究,中國大陸和美國學者共同破解了番茄沒有以前好吃的原因。
《南方都市報》報導,番茄是世界第一大蔬菜作物,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統計,二○一三年全球番茄產值是九百六十二點八億美元。
報導指出,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所研究員黃三文從事番茄研究多年,他曾邀請進行相同研究的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哈利.克雷(Harry Klee)一起研究這方面的問題。雙方從二○一四年開始合作,深圳基因組所於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成立後,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在這個所完成的。
黃三文和克雷組成了二十人的聯合研究團隊,研究番茄為什麼不像以前那麼好吃。報導引述黃三文說:「由於距離遠,聯絡交流不方便,我們邀請克雷多次來中國,聘請他為兼職研究員。」
研究團隊發現,由於在現代育種過程中過度注重產量、外觀等品質,導致了控制番茄風味品質的部分基因丟失,造成現代番茄品種中,十三種風味物質含量明顯降低,使得番茄變得比以前難吃。
報導引述基因組所研究人員祝光濤說:「我們研究發現番茄在人工改良的過程中,很多選擇大的果實,代價是把果實中提高糖含量的一些基因丟掉了。」此前的研究也發現商業化運作過程中的採收問題,就是番茄不熟就把它採下來,也導致番茄不好吃。
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報導表示,這項成果為培育美味番茄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向。
黃三文說,研究團隊和育種專家們已經開始合作,培育出含糖量提高的番茄新品種。但他們還不滿足,第二步是改良番茄的酸成分,降低蘋果酸,提高檸檬酸的含量;第三步是改善它的香氣物質含量。因為在育種過程中,沒有重視香味,也是番茄變得不好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