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宗的保麗龍雕刻作品〈狼〉,看起來十分凶猛、活靈活現。圖/中央社
【本報金門訊】金門海邊有不少海漂垃圾,其中又以保麗龍最多,當地藝術家王明宗因此發想以保麗龍為雕刻素材,賦予廢棄物新生命,不但展現創意,更可淨灘,達到環保效果。
每年在金門各單位舉辦的多次淨灘活動中,保麗龍總是最大宗的廢棄物。這些大塊呈圓桶狀,還繫有纜繩的保麗龍,是中國大陸海邊船隻的防撞浮球,部分是對岸蚵民養殖使用。
王明宗的工作室距海邊不遠,他常到海邊散步,看見保麗龍垃圾之多,丟掉可惜,燒掉又會製造空氣汙染。後來,他發現這些防撞浮球的保麗龍密度強、厚度夠,很適合雕刻,開始展開新的嘗試。
由於擁有多年雕塑經驗,保麗龍雕刻一點也難不倒王明宗。「泥塑做壞了,可以再補一塊土;但保麗龍就沒這麼容易。」他表示,下手前要先構思造型,一旦出刀就要「狠」,一刀一畫,絕不能馬虎。
王明宗第一件完成的保麗龍雕刻作品,是象徵幼童軍的〈狼〉。這隻狼張著血盆大口,綠色眼珠閃露凶光,看起來十分凶猛、活靈活現。他笑說:「不講是保麗龍,沒人知道。」保麗龍雕刻的特點在於可以同時創造出木雕、石頭,甚至金屬的感覺。王明宗說,關鍵在於「刀工」和釉彩,刀法很重要,素描能力也不可或缺。
保麗龍雕刻只需一支簡單的鋸片,素材免費,還可淨灘,一舉多得。王明宗說,金門極度缺乏木工和石刻師傅,不妨可以用保麗龍來推廣雕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