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農村倉庫改造的勝安藝術獎行動藝術館,大年初一開展。圖╱謝恩得
這幅〈雞婆〉是楊麒麟、盛連金夫婦為引導因躁鬱症封筆的愛子楊勝安走出來,父子一起完成的最美畫作。
圖╱勝安藝術獎提供
【本報嘉義訊】嘉義縣梅山鄉安靖古道的閒置農村倉庫,改造成「勝安藝術獎行動藝術館」今年新春開展,外牆大幅公雞和小雞的〈雞婆〉國畫,不是雞年應景,是父母和英年早逝兒子永遠的連結。
勝安藝術獎是極少數專為高中生舉辦的全國性水墨畫比賽,已連續辦了十二屆,許多青年畫家因為勝安藝術獎的鼓勵,繼續努力他們的藝術夢想。藝術獎創辦人楊麒麟是航警局副局長退休,以他兒子楊勝安命名。勝安在高中時展露繪畫才華,曾獲全國青年書畫比賽第二名(水墨畫)、全國學生美展西畫第一名,大學時期罹患躁鬱症,不過父母的呵護讓他痊癒,二十六歲時到澳洲攻讀博士,不幸遭逢一場意外而去世。
〈雞婆〉就是楊麒麟夫婦和兒子楊勝安,在最艱難的生命中一起完成的創作,於雞年開春時展出,有著滿滿的溫馨回憶 。
當年楊勝安罹患嚴重躁鬱症時封筆,媽媽盛連金於是學國畫,希望引導兒子教她,努力三個月還是失敗,有一天盛連金請老公拉著兒子畫畫看。楊麒麟先畫兩隻青蛙題字「不平則鳴」,再畫兩隻螃蟹寫著「努力不懈」,又畫了兩條魚「齊頭並進」,接著再畫一隻公雞,把筆交給兒子,勝安不情願的拿起畫筆補了兩隻小雞,並落款「雞婆」,也從此拿起畫筆再度創作。
勝安藝術獎是由楊麒麟夫婦和次子楊勝傑一手包辦,並增設「熱愛藝術獎」支持身心障礙青年藝術家,後來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一起承辦。對家人來說,「勝安藝術獎」不再只是紀念勝安,更激勵了許多中學生,至今已表揚一千多位青年畫家。
扛起每年比賽龐雜事務的楊勝傑,小時就跟著父母四處做公益,自己目前仍在攻讀師大美術系藝術行政管理碩士學位。國內水墨畫比較不受重視,他希望藉著勝安藝術獎鼓舞青年人創作。
去年底楊勝傑回到家鄉梅山安靖村,借用老村長楊賢炎閒置的倉庫,開辦勝安藝術獎行動藝術館,大年初一起開館,讓走訪安靖古道的遊客在欣賞山林之美時,亦能欣賞藝術作品,也期待行動藝術館未來可與政府及民間合作,把精采的藝術創作送進全台中小學校園及各地閒置空間,免費開放供人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