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鎮高雄報導】就讀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環境設計研究所二年級的黃志杰與王彥智,組成客家築夢拍檔,利用暑假前往大陸參訪客家民居建築與聚落,見證所學,也體驗不同鄉土人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人對兩岸客家文化資產體會更深入。
黃志杰來自桃園的客家部落,王彥智是屏東長治鄉的客家人,二人對客家民居生活空間發展的探討都有濃厚的興趣,也有一份深深的使命感。
二人提出參訪大陸客家民居建築與聚落的計畫,獲得學校二十萬元築夢獎助金,暑假時走訪大陸福建、江西、廣東等地區的客家部落,王彥智並與父親相約江西會合,由父親帶領他們回到自己爺爺出生的房子,找尋爺爺口中的獅子廳、牌坊、古井。王彥智認為大陸的民居建築的工匠品質雖不如台灣,但大陸居民對整個社區資產保護的共識與凝聚力很高,值得台灣人學習。
黃志杰從小生活在三合院的傳統建築中,來自桃園客家籍的他,拿著祖父手抄的清朝黃氏家族地址到大陸各地尋訪,了解不同居住環境的風土人情,收穫滿行囊。
王彥智表示,因為大陸閩客族群通婚頻繁,旅途中最有趣的是無論走到閩南部落或客家部落,他的閩南語腔可以通行無阻,食衣住行的共通、共融性非常高,反倒是大陸客語與台灣地區的客語有很大的差異性 。
黃志杰和王彥智對於大陸客家建築群聚規模之大與保留之完整最感震撼,他們此行扛回一堆相關的建築書籍與圖片資料,讓系上師生歎為觀止。兩人都表示,走出台灣,開闊眼界,視野更完整。

樹德科大研究所學生王彥智(左)、黃志杰到大→陸探討客家文化的不同。記者黃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