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做自己 傾聽內心的聲音

文/山下英子 |2017.02.05
1926觀看次
字級
是否曾有朋友邀約出遊卻不置可否的情況發生? 圖╱莊旻靜
作者簡介 山下英子Hideko Yamashita 出生於東京都,目前住在石川縣。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時期開始學習瑜伽,並透過瑜伽習得了放下心中執念的行法哲學「斷行.捨行.離行」。之後將此行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提倡「斷捨離」整理術。

文/山下英子 譯/游韻馨

事實上,一般人不太了解自己的想法。明明感覺和思考的主體是自己,卻很少人真正察覺自己現在有什麼感覺?在想什麼?明明是自己的事,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了解?這是因為你的理智在干擾自己。

人會根據從小到大被灌輸的觀念和人生經驗判斷是非,遇見任何人事物便開始評斷是好是壞、是對是錯,而且會以自己真正的想法和大腦(理智)進行判斷,當兩者出現落差,我們心中便會湧現無法言喻的怪異感。

即使這種不對勁的感覺很輕微,我們還是會感到悶悶不樂,內心無比沉重,有時甚至會併發身體上的不適,例如胸悶、胃痛或出疹子。

每當感覺不對勁,我就會靜下來「傾聽內心的聲音」。不要用大腦思考,而是好好感受內心湧現的感覺。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的朋友找你去旅行時,你一方面很感謝朋友找自己出去玩,但事實上你根本一點也不想去。

儘管興趣缺缺,腦中卻想著「不好意思婉拒朋友的盛情邀約」、「不希望朋友認為我難相處」等,於是告訴自己「非去不可」或覺得「去了比較好交代」。

最後接受消極的理由,告訴自己「去了比較好交代」。儘管興趣缺缺,但還是要去。但是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形下出去玩,你認為能玩得開心嗎?當心中有一絲「不得已去玩」的感覺,你真的能打從心底感到盡興嗎?

此外,已經知道自己不可能盡興,卻又覺得若不裝出玩得很開心的模樣,會對邀約的朋友很失禮。於是表面上開心出遊,內心鬱悶不安,反而增加心理負擔,愈來愈疲累。

另一方面,若能仔細聆聽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一定會發現自己為什麼興趣缺缺。如果是沒時間或經濟上不允許出去旅行,而非不喜歡跟那位朋友出遊,不妨將真正的原因告訴朋友,下次有機會再成行。

如果是不想跟對方出遊,就一定要當機立斷,盡快回絕。

究竟是「不去」或「不想去卻必須去」?若是基於「交情很久」、「時常受對方照顧」、「以後還要見面」等社交因素「不得不去」,而且這個理由勝過「不想去」的心情,那就坦然接受現實,好好去玩。

如果你跟對方之間的友誼脆弱到拒絕出遊就絕交,不妨抱著絕交也無所謂的決心,果斷地跟對方說:「謝謝你約我出去玩,但這次我不方便去,真的很抱歉。」

無論如何,只要是充分感受自己內心的想法,仔細思考後,自行判斷並做出的結論,奉行後,你一定會發現原本淤塞在胸口的鬱悶和內心的大石完全消失了!

(摘自《中年斷捨離》,太雅出版)

作者簡介

山下英子Hideko Yamashita

出生於東京都,目前住在石川縣。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時期開始學習瑜伽,並透過瑜伽習得了放下心中執念的行法哲學「斷行.捨行.離行」。之後將此行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提倡「斷捨離」整理術。

二○○一年起,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分,在日本各地舉行一連串「斷捨離」講座,廣獲各界歡迎。著有《斷捨離》、《俯瞰力》、《讓你天天開心的斷捨離生活智慧》等多部作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