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海岸有6公里最寬的潮間帶,擁有保育類鳥類包括大杓鷸、黑嘴鷗等。圖/彰化環保聯盟提供
【本報彰化訊】今天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溼地日,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認為,溼地有固碳、淨化水質、高生產力等重要功能,希望國家可重新考慮,將彰化海岸納入國家級溼地保護,讓生態與地方觀光發展雙贏。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表示,彰化海岸溼地是全台最大的泥質潮間帶,早在2006年、2009年評選時就已列入國家級重要溼地名單。當初國光石化想要在此填海造陸,但後來胎死腹中,應該重啟評估,納為國際級溼地。
蔡嘉揚表示,彰化溼地在濁水溪出海口的位置,鳥類多達250種,保育類的大杓鷸、黑嘴鷗等也有10多種,還有豐富多樣的底棲生物,和唯一僅存用牛車採集牡蠣的特有產業文化,非常值得保存。
依照溼地保育法21條,即使公告為國家級溼地,仍可維持溼地原有農業、漁業、鹽業和建築現況使用,完全不會影響現有使用溼地利害關係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