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黏土教室 線條之美 輕土圈泥容器創作 文與圖/Max |2017.01.23 語音朗讀 19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準備好需要的輕黏土各色,還有不要的紙箱。 圖/Max圖二、使用切割工具切出一個底部形狀,若是不喜歡圓形也可以試試看方型喔! 圖/Max圖三、搓出各種不同粗細長短的泥條。 圖/Max圖四、使用白膠塗在底板周圍,加強黏著。 圖/Max圖五、使用一條泥條做為待會要用的盤築底部,接著可以試著將泥條捲成螺旋狀,營造旋轉的美感。 圖/Max圖六、將捲好的泥條圍成一圈。 圖/Max圖七、接著可以試試看,將泥條彎折成不同形狀。 圖/Max圖八、將兩種不同顏色的泥條排在一起,會形成漂的層次。 圖/Max 圖九、不斷的盤築上去,增加高度(請保留泥條紋路,不要用手抹平喔!) 圖/Max圖十、可以在內部的部分,用手輕輕抹合間隙,加強泥條與泥條間的結構。 圖/Max圖十一、加上把手可以可以增加提拿的功能性。 圖/Max圖十二、修飾一下底部露出來的瓦楞紙板,這樣充滿線條之美的容器就完成了! 圖/Max輕土圈泥容器創作 圖/Max 中國陶瓷的歷史悠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新石器時代人類所製作的陶罐容器。 當時人類對於創作還沒有太多的想法,許多相關製作,都是為了生活所需。製作方法上,他們製作陶瓷就是用「圈泥」法,所謂的圈泥法,就是把陶土搓成長條狀,然後不斷的圍繞,最後成為一個相互盤築的容器,這個方法,有點類似現今科技3D 列印的原理,相當有趣喔! 今天,我們要教小朋友使用這種手搓成泥條的古老技巧,讓大家感受到原始線條的美感。現在就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透過排列組合的泥條,做出實用又美觀的圈泥容器吧! 前一篇文章 快樂塗鴉簿 放天燈 下一篇文章 創作花園 漫步楓林間 熱門新聞 01全英古蹟遺產開放日 佛光山展文化魅力2025.09.2202佛光山大雄寶殿修繕上梁 人天同慶祈盼2026年啟用2025.09.2103楓紅嵐山2025.09.2204佛光山供僧道糧 北中南總回向2025.09.2205紐西蘭基督城路跑 捐贈4百棵樹2025.09.2206奇妙有趣 無花果2025.09.2207【友誼長存】相約北海道2025.09.2208國中小校長荒 提早退休人數增2025.09.2209防商標蟑螂 公路局申請淡江大橋商標2025.09.2110【生活 快門】您好,鴨!2025.09.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吾愛吾師 【童詩.童思】公雞司晨【快樂塗鴉簿】森林房間【快樂塗鴉簿】昆蟲的舞會【原民說故事】留在阿里山的荷蘭人 上【快樂塗鴉簿】回憶寶藏 作者其他文章【創意黏土教室】 小河豚輕黏土創作迎春紙塑小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