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之物 活出高尚的人生

文╱樋野興夫 譯╱楊明綺 |2017.01.22
2684觀看次
字級
《就算明天將說再見,也要給今天的花澆水》,如何出版

「就算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我也要栽植蘋果樹。」據說這句話出自馬丁.路德。我引用此句,送給病人一句話:「就算明天將說再見,也要給今天的花澆水。」

如果明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你會如何面對?

想說反正明日將死,那就盡情大啖自己最愛的美食,盡情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享受最後時光嗎?

還是將自己關在房裡,恐懼不已地悲嘆自己的命運?

抑或是拚命向上蒼祈求呢?

馬丁.路德說他會「栽植蘋果樹」,我則是「澆花」。栽植蘋果樹、澆花,除了有「完成每個人應盡的義務」的意思,也蘊含著更重要的訊息。

你覺得是什麼呢?

那就是關心自身以外的人事物,路德以「蘋果樹」隱喻,我則是寄託「花」這個字眼。

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便看不見真正的任務與使命,唯有關心自身以外的人事物,才能明白自己應該做的事。

內村鑑三在著作《留給後世的最大遺物》一書中,寫道:

「雖然能留給後世的遺物有金錢、事業與思想,多數人卻沒有這般能耐,但絕對不是什麼都沒能留給後代子孫。對任何人來說,最大的遺物就是勇敢又高尚的人生,為了追求良善而奮鬥的人生就是最值得尊敬、最有價值的東西。」

捨棄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生,直至生命盡頭都能關心自身以外的人事物,這就是內村先生所言「高尚的人生」,不是嗎?

(摘自《就算明天將說再見,也要給今天的花澆水》,如何出版)

作者簡介

樋野興夫

一九五四年出生於日本島根縣,醫學博士,任教於順天堂大學醫學院,教授病理腫瘤學,並擔任一般社團法人癌症哲學門診理事長。曾任職美國愛因斯坦醫科大學肝臟研究中心、美國福克斯蔡司癌症研究中心,以及癌症研究會癌症研究所實驗病理部,擔任部長一職。

二○○八年創立「癌症哲學門診」,透過預約制諮商、免費個人諮商等方式,給予癌症病人與家屬心靈上的支援,致力拉近醫療現場與病人之間的「隔閡」。並以多年來致力於研究肝癌、腎臟癌的成就,榮獲日本癌症學會獎勵獎、高松宮妃癌症研究基金學術獎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