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厝港是大園曾有繁盛海洋貿易之歷史見證地,依據日治時期桃園廳海運資料,當時全桃園沿海一共有石觀音、南崁、蚵殼、崁頭厝、許厝共五大港口。
圖/大牛稠囝仔
文與圖/大牛稠囝仔
許厝港是大園曾有繁盛海洋貿易之歷史見證地,依據日治時期桃園廳海運資料,當時全桃園沿海一共有石觀音、南崁、蚵殼、崁頭厝、許厝共五大港口。
許厝、石觀音和南崁三港已因淤砂先後廢棄,石觀音後來被悄悄擴建為一座工業用港,迄今尚未制定其使用方向;蚵殼港而今猶在,同樣因淤砂嚴重,成了一座候潮港,漲潮時只容寥寥幾艘小型船隻進出;崁頭厝即今之永安漁港,和後來興起的竹圍漁港都逐漸轉型成為觀光漁港了。
明治三十六和三十七年(西元一九○三、一九○四年)的統計指出,三十六年時全境船隻共二六三艘,航運量一八二○噸,許厝港占了一七九艘、一二六三噸。三十七年全境一共有二七○艘船,進出口航運量一八六四噸,許厝港占了一二八八噸,見證了許厝港的重要性。
也因為日本政府在許厝港建了海關,就地征稅及服務商旅,也成為桃園全縣唯一海關。全盛時期,輕便車的軌道從桃園市直達大園而後延伸到港口!
我四十年前初見這座海關時,僅剩建築物空殼,現在已墜入歷史洪潮,再也無蹤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