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場球賽 都是教育 杜憲昌 |2017.01.06 語音朗讀 34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三好體育協會會長賴維正(中)、執行長慧知法師(左)、首席顧問劉俊卿(右)共同推動三好與體育結合。圖╱記者邱麗月三好體育協會推出「人人行三好」娃娃。 圖╱記者邱麗月三好體育協會推出「人人行三好」娃娃。 圖╱記者邱麗月三好體育協會推出「人人行三好」娃娃。 圖╱記者邱麗月三好體育協會推出「人人行三好」娃娃。 圖╱記者邱麗月 文╱記者杜憲昌 「佛光山要以出世的發心,做入世的事業,朝文化、體育、音樂、藝術等面向,把與民眾生活有關係的,想方法來給他。」這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去年接受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專訪、談到未來50年弘法方向時的揭示。由此得見,三好體育協會的角色任重而道遠。 星雲大師熱衷體育,1994年以來在佛光山系統學校組織體操、籃球、棒球、足球等7支隊伍,提供經費,培育專業人才,更藉由選手的技術與品德,將三好精神傳達給民眾。 「體育弘法」是大師多年理想,30幾年前大師首組沙彌籃球隊,舉辦與民代和藝人的「七誡」友誼賽;1994年大樹國小體操隊獲全國賽總冠軍後,因進階訓練無著,大師成立普中體操隊,提供選手機會,這是佛光山在體系學校組織運動隊伍的開始;14年前成立籃球隊,4年前成立棒球隊,去年成立足球隊;去年9月,三好體協赴大陸與無錫體育學校簽訂交流,體育弘法跨大步。 三好體協會長賴維正表示,大師的體育弘法,本意跟以前的「歸主籃球隊」一樣,透過交流賽傳遞佛法義理。這是個方便巧門,也是非常好的弘法途徑,比如佛光盃籃賽,帶動民眾熱情參與,海外道場也邀球隊參賽,這種氣氛在台灣任何球賽都不可見,讓民眾無形中接受佛法洗禮。 賴維正自稱從小不愛讀書,就好打球,因父親是校長,叮囑老師要他好好讀書,所以老師不許他運動。上了初中,他什麼運動都來,同時擔任彰商的籃球、排球、網球、桌球隊長,是校內風雲人物,堪稱「職業球員」,也從運動中獲成就感與榮譽。初三時,導師告誡他別再打球,有天他手癢向同學借了網球拍揮幾下,導師看見,一氣下把他當掉,讓他留級一年。這一年,他卻遇上喜歡運動的英文老師,非常鼓勵他打球。 賴維正說,許多因緣好壞一時說不準,但「把機會留給別人」很重要。這也是三好體協的工作,雖栽培球員需要緣分,但給予機會才是前提。 賴維正說,佛法在運動中處處體現,比方打高爾夫,如果出門時太太不高興,當天成績肯定不好,因打球是身心技的結合,這也是佛學;所以他要孩子在賽前念心經,讓他們定下心。大師說體育弘法,不無道理。 賴維正說,成立球隊都有意義,以籃球來看,去年U18普中有4人入選國手,其中3人先發;巴西如來之子,因足球翻轉生命,還有9位來到南華大學,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讓他們周六日到國小教足球,球員也獲成就感。這些都不只是體育,同時看得到佛法。如何讓佛法更加落實到體育,不只讓球員、教練,也讓信徒、民眾體會佛法義理,是三好體協努力重點。 運動中 看見佛法 訓練就是修行 勝利就是圓滿 談到體育與佛法的關係,三好體育協會執行長慧知法師表示:「從佛法義理來看,賣菜、喝咖啡、掃地也有佛法,生活中無處不具佛法,所以體育沒有所謂離不離佛法,它就是世間的一個現象。」 慧知法師解釋賴維正所提高爾夫的例子,丈夫因為心裡罣礙老婆不開心,打球成績受「家庭天氣」影響,這就是佛經上說的:「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球員常會犯這種錯,有種「練習型球員」,練習時投籃命中率很高,但臨場就是投不進,因為防守球員伸手阻攔,他就被自己嚇到,認為對手把他守住了。會長賴維正希望球員加強大腦訓練,也就是禪修。平常心易說難做,要如何讓球員保持平常心,就是要引導球員和自己對話,那則需要修練。 慧知法師說,一般都講運動場上的「訓練」,但其實是「修練」,也就是佛教說的修行。星雲大師曾解釋,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不好就修正,才能突破心理魔障,有所成長。而修練就是檢討缺什麼就補什麼,這缺即是「境界」,至於如何繼續往上爬,就是「追求卓越」。所以佛教和體育根本就是一樣的東西,都在追求卓越,要先知道弱點在哪,透過修練,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不敗之地在佛教就是「圓滿」,在球場則叫「勝利」,只是名詞不同,但操作的是同一件事。 慧知法師說,球隊只是載體,承載佛法義理,能夠推展到各地。如大師去年佛光盃推出的口號「整個球賽都是一場教育」,因觀眾不只是來看著玩,佛光山在賽前2周就辦夏令營,讓孩子更懂籃球;青年因加入團隊愛上籃球;啦啦隊的阿嬤因來加油而生興趣,回家甚至會看NBA。這即佛光山成立三好體協和辦球隊的宗旨,藉球隊、比賽,將三好精神散發,因很多民眾或許不會參加法會,但有可能走入體育殿堂,同樣也可看見佛法,這是大師最精髓的精神。 赴美取經 劉俊卿開籃壇先河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熱愛體育眾所皆知,尤其籃球,不僅打籃球、看球賽,也在系統學校組籃球隊,舉辦佛光盃比賽,把籃球融入弘法,培育許多好手。這些都是集體創作的成就,但籃壇大老、三好體育協會首席顧問劉俊卿提供的協助,讓這些計畫發展事半功倍。 劉俊卿從場上馳騁到擔任教練,再到球隊經營管理,50多年歲月逾半與籃球為伍,儼然一部台灣籃球發展史;但談到和籃球結緣,卻是段「不甚光采」的往事。 劉俊卿說,他小時候比別人高,但體育課考30秒投籃只進2顆,被老師笑是「菁仔欉」。他開始苦練,與結拜兄弟組「藍白籃球隊」參加乙組聯賽,最後竟擊敗傳統勁旅幼獅隊,拿下冠軍。劉俊卿後來被駱駝隊相中,球技愈加精進,19歲就當選國手,長據國手之列。 劉俊卿去美國看到黑人的運動天賦,開始思索台灣的未來性,毅然退下擔任教練。他說,早年台灣訓練都是苦幹實幹,沒有科學基礎,他為學習先進的訓練方法,自費去美國6趟,所費不貲,但很受用,帶起國內籃壇開放的風氣,更多教練、球員樂意學習國外新知。 劉俊卿和佛光山的因緣,也與籃球不無關聯。一次他到佛光山,大師約見,談的都是籃球經,他才知道大師籃球造詣高深。佛光山開山20周年時,大師找他幫忙組織「七誡籃球隊」,與公益結合,擴大社會參與;而後籌辦普門和佛大女籃、舉辦佛光盃,也多次借力劉俊卿。 劉俊卿說,大師以體育弘揚佛法的理念讓他欽服,雖然球賽要爭勝,但全力以赴、團隊合作、遵守規矩都是三好精神的體現,選手、教練和觀眾都能藉球賽學習三好。 劉俊卿說,除了現有女籃,希望籌組一支三好男籃俱樂部球隊,號召現役甚至OB球員,配合佛光山道場活動參賽,更加落實體育弘法,「這是我在佛光山50周年和大師90大壽,給自己設定的3年目標」。 前一篇文章 2016 體壇好樣 人物篇 下一篇文章 好教練帶球員上天堂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2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5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6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7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2025.08.2208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9習抵拉薩 慶西藏自治區60年2025.08.2210贈書、說故事 怡朗佛光人溫暖偏鄉童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45歲大威廉絲重返外卡 再戰女單地主男單封王 寄望費里茲、謝爾頓美網混雙新賽制 義大利組合奪冠中華男籃不敵伊朗 亞洲盃雖敗猶榮健力雙森出擊 挑戰金包銀主將張榮麟病逝 撞球隊 帶著遺憾與信念上陣 作者其他文章工程師返家 把玻璃回收變文創堅持到底 拳擊小子成體育博士宗教基本法 宗教團體法的推手防狼師 最重終身解聘韶光花影藝術季 佛光大學 邀請明華園演出佛大素食系 海外實習獲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