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夜客 文/張軒哲 |2017.01.05 語音朗讀 25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馬來西亞神山,壯麗雄偉。圖/張軒哲 飛蛾停棲在木板上。圖/張軒哲 神山山屋暈黃燈光,入夜後引來蝶蛾。圖/張軒哲 文與圖/張軒哲 雨季沙巴,椰影蕉風。 獨自在馬來西亞神山國家公園叢林步道穿行半日,濃霧遲未散去,林內少有遊客足跡。在暗灰天光中翼翼踏穩步伐,生怕滑跤或迷途,半濕的褲管與鞋襪沾滿了枝葉土泥,走出步道,汗流浹背,手機恢復訊號,有如結束一場夢遊,回到真實境地。 抵達落居的山中民宿,雨後天晴,剛清掃過的木地板濕滑冰涼,華人老闆在屋簷下裝設阿拉伯八角形吊燈,從露台向山巔眺望,遠山近樹嵐霧繚繞,聯外山徑蜿蜒穿過山谷,低矮農舍與高麗菜園靜置山腰。這是一處被塵囂遺忘的旅店,隱身在世界最古老的雨林裡。 神山夜濃如墨,也無娛樂,晚餐後,老闆與員工返回亞庇,僅留女管家琳達看守。八點不到,旅人全回到房內,深山夜涼,我蓋了兩條薄毯仍直打哆嗦,起身如廁,大門與窗玻璃貼著點點夜蛾,成千上百蝶蛾被屋簷下加裝的三盞吊燈引來,停棲在山屋各角落。露台夜燈齊放,亮如白晝,門框、桌面、椅背、欄杆、地板與牆面布滿群蛾。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蛾,各色各樣,種類不一的大蛾與小蛾撲向木屋,興奮地回房披上薄毯,拿起相機欲捕捉此難得的一場盛宴。 輕輕拉開鋁門,生怕驚動這群夜裡嬌客,幾隻褐色大蛾輕拍翅膀繞著吊燈旋飛,一會又竄向天花板。門楣上方那隻巴掌大、體色發黃的華美大蛾,停棲在木牆中央,在燈泡光暈下,有如蛾皇般披著斑斕外衣,粉白細緻的纖毛栽在翅膀外緣。這隻體型超大的夜蛾,靜置在中心點,無數小蛾圍繞牠,分散在各角落,我想牠必是今夜的指揮官。半小時後,圍著吊燈飛舞的群蛾仍不停歇,振翅散落的鱗粉,隨著貓頭鷹嗚鳴聲,在欄杆上閃閃發亮。一隻黑白相間的蛾掠過我的眼鏡框,落在肩上薄毯,我抖了抖毯子,這隻小蛾抓掛毯子不放,只好帶著牠入房,隨毯子懸於掛勾。 次日清晨,霧鎖山林,晨露淒清,群蛾不再亂舞,懶懶地停在天花板,以圓弧形隊伍聚在燈的周圍,在鋁門開闔剎那,幾隻停在門框的小蛾被夾得稀爛,死狀甚慘,而那隻大蛾皇依舊霸據門楣,不動如山。 我兀自坐在露台吃早餐賞日出,一隻貪吃的九官鳥,先停在欄杆上,左顧右盼,旋又躍至桌面,輕巧啣了一隻小蛾,跳上椅背,將蛾含穩,展翅飛離。一分鐘後,帶來同伴覓食,兩隻雀鳥來來回回,桌面上細小的白蛾全都成為鳥兒的早餐。唯獨體色青綠與深褐的蛾,有如綠片枯葉,成功騙過天敵。 早餐後,琳達開始清掃,順勢替群蛾送終,抹布掃帚畫過桌面、地板、天花板,上百隻垂死蛾群,逐一落地,振動幾下翅膀,再也無力旋飛,細小觸角跟薄碎翅膀混在沙塵中,被琳達直接掃下邊坡,前晚密密麻麻蛾群僅少數隱在角落的小蛾殘存,幾桶清水潑濺後,露台又恢復前一天抵達時的整潔明晰。退房離去前,我踅回房裡,向掛勾毯子上那隻伴我一夜的蛾,揮手再見。 隨著同間旅館來自澳洲的辛格夫妻包車一日遊,首站來到昆達山戰爭紀念館(Kundasang War Memorial)。這處小鎮後山堡壘花園,小巧白色拱圓形院門敞開,陽光舖灑在石階上,兩旁鬱鬱綠蔭,豔豔荼靡,像一座深邸幽院的入口。館內播放二戰時期婆羅洲戰爭的慘烈過程,一群澳洲年輕人為了拍攝記錄片,他們冒險穿越叢林,循著當年山打根死亡行軍的路線,還原慘烈史事。 細讀這段從未知悉的悲慘歷史,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千四百名興築軍用機場的英澳戰俘,被迫拖著羸弱軀體,以行軍方式從山打根戰俘營往內陸移動至拉瑙(Ranau),從港畔到雨林二百五十公里路途,頑藤野荊,人跡罕至,逾半戰俘死在荒山野地,即使抵達終點,也難逃一死,最終僅有六名脫逃的澳洲士兵倖存。 我的腦海裡重覆浮現一雙雙滿布瘡疤與爛泥的雙腿,跨步在陰鬱密林裡穿行,時而陷入軟泥的赤腳踩過樹根青苔、綠蕨枯葉,他們既餓又渴,卻只能靠意志力前進,遭到如青筋暴露的藤蔓絆倒,旋又掙扎起身,生怕倒下的那一刻,大刀揮下,林鳥飛鳴,就此魂斷異鄉。他們渡越河澗溪流,穿過潮濕陰晦雨林,陽光流淌在大路上,礫石蹭磨千瘡百孔的腳皮,抬頭望向北方,視線只見神山巍峨峰巒。 從庭院池邊仰望澄藍天空下壯麗神山峰頂,想起昨夜一隻隻趨光決絕的飛蛾,想著行軍士兵瀕死之際,望著山崗,心裡想著什麼?惦記著誰?抑或納悶視線裡這座煩人的高山怎揮之不去? 旅途的末站,我來到納閩島戰爭紀念碑(Labuan War Memorial),逾千個大理石墓碑井然羅列於廣袤草地,幾名剛浮潛完的觀光客進入墓園,陽光燦亮,光影交雜。他們靜靜踩著金色草坪行走,越過快速轉動的澆水器,閃躲呈輻射狀灑出的水珠,快步穿過墓園周圍,有人隨手按張照,低頭看碑文,默默離去。 我想起神山森然靜穆山形,旅店夜蛾流姿,滿布群蛾的落地窗以及屋簷下三盞透亮晃動的光暈。然而,天亮了,琳達輕揮掃帚,將奄奄一息的蛾全掃落山坡,再潑一桶水,拖把畫過木地板,看不見夜蛾留下的跡痕,僅剩一層薄薄水氣。旅人沿著蜿蜒山徑來去,踩踏當年戰俘的死亡道途,穿過層層雨林,他們終究只是過客,或許只有一棵棵百年老樹記得這列隊伍。 夜霧輕籠山林,上山的旅人揹著行囊氣喘吁吁踏上神山旅店門前台階,在光潔濕滑的木地板上留下淺淺足印,夜裡會有飛蛾撲火…… 天明,一切終將離去。♣ 前一篇文章 【1-2月主題徵文-過年】 奶奶的豆沙甜粽 下一篇文章 【詩】 瞥見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