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佳
每周三下午,是L和我陪伴獨居阿姨的時段,我們陪她聊天,帶她運動、逛街,將近一年多的相處,她已卸下當初的防衛心漸漸接納我們,只是輕度失憶的她,始終記不住我倆的名字。
那天進門時阿姨正在看電視,是個主持人與一對中年夫妻的訪談節目,阿姨說她很欣賞這位女藝人,年輕時很有內涵,現在年紀大了依然優雅。難得阿姨記得她,沒像往常指著螢光幕問:「這女的是誰?」
節目告一段落,阿姨關了電視後,突然嘆口氣說:「人在年輕時做的決定,往往到老年才知根本是錯的,可惜已來不及了。」這不像她平常片段跳接的說話方式,難道是剛剛的節目觸動了她的記憶嗎?
阿姨接著說:「我年輕時工作能力強,自視高,總認為努力賺錢累積財富養活自己就是本事,何必結婚自找麻煩;誰知一場大病,健康、財富都沒了。當初如果接受那木訥學長的求婚,今天或許就不致如此孤獨無依,唉!老來無伴才是最貧窮。」
雖然時下有不少高學歷、高所得女性,也有與阿姨相似的景況,但阿姨失憶,生活格外辛苦,今天首度聽她提起過往,而且說得這麼清晰完整,還蠻震撼的。曾經自我中心的女強人,如今卻嘆「老來無伴才是最貧窮」,多麼椎心的悔悟。
深怕阿姨情緒盪到谷底回不來,趕緊安撫她別想太多,健康最重要,還提議出去走走散散心,也幸好阿姨點頭答應了,總算可以轉移目標緩和她的情緒。
「人有旦夕禍福」、「計畫趕不上變化」等耳熟能詳的形容詞,全應驗在阿姨身上。古人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一場病讓阿姨人生頓由彩色轉黑白的際遇,或許是一面值得我們省思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