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昌的心願,就是希望阿嬤每天都開心。圖/家扶提供
【本報台北訊】「根據統計,將近一萬戶家庭處於兩代的貧窮弱勢中,貧窮世襲不該是孩子的宿命。」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指出,在扶助的低收入家庭中,有百分之六點三五的主要照顧者,年幼時也是低收入戶,因此家扶推動「無窮世代計畫」,希望能募集二千萬元,提供貧困家庭孩子在生活照顧、教育學習、急難救助及健康維持的改善。
家扶昨天邀請貧窮循環下的小云與小昌,及家扶自立青年張進德出席記者會。家扶表示,十歲的小云,外婆重度肢障,媽媽重度憂鬱,最困苦時,外婆靠著四處借米度日;九歲小昌和妹妹由祖母照顧,是四代貧窮循環家庭,祖母長年洗腎,祖孫三人擠在十坪租屋處,只能窩在沒有檯燈的小茶几上寫功課。
張進德現為美國小聯盟匹茲堡海盜隊球員,小時候與四個弟弟依親姑姑,並受到家扶的幫助,一路靠著努力與貴人相助,他強調,困苦的日子並未使他受挫,反而成為生命的養分,並鼓勵還在逆境中的孩子不要放棄,努力就有希望、就有機會。
家扶表示,目前全國低收入戶比率為百分之一點六八,而在家扶扶助的低收入家庭中,有百分之六點三五的主要照顧者,年幼時也是低收入戶,比全國平均值高出三點七八倍,「將近一萬戶家庭處於兩代的貧窮弱勢中」。
何素秋表示,根據家扶一○四年資料統計,在年度自立戶數三千三百零六戶中,因家長工作及收入改善而脫貧者僅占三成二,「超過六成的家庭,只能將脫貧希望寄託於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