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茱莉雅整理
建中作文名師林明進最近出版《笨作文》一書,提到古早師徒制,學徒經過三年四個月的磨練,多半能出師獨當一面;但現在的學生,從小學到國中畢業,學習何止三年四個月,卻依然寫不好作文,盲點就出在學生從一開始就沒打好基礎,只學會套招寫佳句或起承轉合,而且不論何種文體都用同一招,當然寫不出文情並茂的文章。
林明進的教學經驗中,不論是國中或高中的學生,最擅長的文體幾乎都是論說文,對於寫情寫景的題目經常束手無策。所以林明進教學時往往從基礎打起,要學生先學會寫一個句子,接著再寫一個段落,甚至模仿名家的文章仿寫,最後才試著自己創作一篇短文,並逐步擴大為長文。
這就好比母豹媽媽要教孩子如何狩獵,一開始,母豹會讓小豹待在安全的高處,自己先示範如何狩獵羚羊給小豹看。首先母豹會鎖定目標,將一隻羚羊圈在獵場中央,接著進行追捕。隔一陣子後,母豹會選定一隻小羊,追捕成功後並不咬死小羊,而是帶至小豹面前要牠們輪流學習如何追捕,讓小豹反覆練習直至完全學會為止。
這整個過程,和學生練習打基礎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就像練過書法的人一定有經驗,第一年先寫描紅虛字帖,老師的教學目標也重在引發興趣;第二年開始描寫實字帖;第三年一整年練「永」字八法;第四年開始臨帖,人人各自選一本名家字帖模仿練筆一年……如此幾年下來,寫字功力雖離名家還有一段距離,但也大致具備基本能力了。
●今天上午7:20~7:3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同步刊播「LQ大聯盟」相關訪談,收聽頻率FM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