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誼】一錢丟官

文/西如 |2017.01.03
1554觀看次
字級

文/西如

清乾隆年間,南昌有位書生,隨父在京就讀,幾無片刻之暇,已到了廢寢忘餐之境地,父親非常快慰。

一日,他走過延壽街,見一少年正在買書,掉落一文錢在地上,他不去告訴少年,卻待其走後拾而昧之。旁邊一位坐著的老翁見狀站起來,問了他的姓名,含笑而去。

後來,這位書生考中了常熟縣令,按規定赴任前得先看謁上峰──江蘇巡按潛庵湯公。他接連拜謁十次,卻連一次也未獲見。最後一次,下人還傳出湯公命令:「不必前去赴任,名字已被剔除。」該生驚問:「何故?」答:「貪!」再問,一會兒,傳湯公口諭:「當年書鋪拾得一錢之事尚可記得?為秀才時尚一錢如命,今僥倖做了地方官吏,豈能不刮地三尺?」書生頓悟:當時在書鋪,問他姓名的老翁,竟是今日的上峰潛庵湯公。

這位書生因小失大,應知「非吾之所有,雖一毫也莫取。」後漢.楊震為官時,有人賄賂他:「只有你知、我知,不必有所忌諱。」楊震曰:「除你我之外,還有天知、地知。」難怪後來楊震名聞千古,為人所景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