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設計100》玻璃彈珠

積木文化 |2007.04.19
323觀看次
字級

小檔案:
玻璃彈珠(Glass Marbles),一九○六年
發明者:馬丁‧克理斯丹森(Martin F. Christensen)

在二十世紀前半葉極受歡迎的玻璃彈珠,數千年以來一直是最佳的玩具和裝飾品。最早的彈珠使用的材質包括廉價的石頭和昂貴的大理石。十九世紀初出現用陶瓷製成的彈珠。一八七○年後,出現可大量生產的黏土彈珠。不過,真正使彈珠大放異彩的,還是一八四六年,由一位德國吹玻璃工匠,用特製的剪子所製作的玻璃彈珠,加速了彈珠的製作過程。一八九○年代,從丹麥移民美國的克理斯丹森,發明可大量生產玻璃彈珠的機器。他在一九○五年申請專利後,在美國俄亥俄州開了一家工廠。到了一九一四年,每月可生產上百萬顆玻璃彈珠。

在一九二○和一九三○年代,玩彈珠比打籃球還受歡迎。當時每年由各大報所舉辦的彈珠比賽就跟現在的拼字比賽一樣普遍。美國紐澤西州的威爾伍德市(Wildwood)至今仍持持續舉辦全國彈珠比賽。據說現在每年在英國的汀席理鎮(Tinsley Green)所舉辦的世界彈珠冠軍比賽,起源於十六世紀,當時有兩個年輕人同時喜歡上一個女孩子,因此決定用彈珠比賽分勝負,因為這樣才有了這個比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