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高工教師林謙育授課「家庭水電空調簡易修護」。
圖/台師大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不少大學生擁有很好的理論與專業知識,生活技能卻相對不足。台灣師範大學下學期將與台北市七所技術型高中合作,開設「生活技能通識課程」,讓大學生能學習機車維修、水電修護、園藝栽植、基礎攝影、木工技藝等八門實作的學分課程,只要利用連續三個周末,到技術型高中上課十八小時,就可獲得一學分,且由於「僧多粥少」,四千名大一、大二學生得要搶一百二十個修課名額。
台師大昨天與大安高工、木柵高工、南港高工、內湖高工、士林高商、松山家商、松山工農簽訂合作備忘錄。台師大校長張國恩表示,這是台灣教育史上罕見的跨學制、跨領域的教育合作。「高職老師符合講師資格,台師大即聘為兼任講師」他說,台師大也可以請高中職師資到師大教學,但決定讓學生前往高中職學習,「因為專業不只在書本中、也在經驗與實作中」,他也期望能透過通識課程學習實作技術,讓學生培養多元興趣。
台師大教務長陳昭珍則表示,大學生從高中起就是接受考試為主的教育,尤其文史、社會與教育科系的學生,實作能力較缺乏,因此希望能藉由實作的通識課程,提升學生生活技能。她說,「七門都是合作的技術高中專為大學生設計的拿手課程,為配合設備和工廠,講師留在原校開課,台師大本身也開設一門木工課,總計八門都屬於密集微學分課程,學生一次得上課六小時,總共三周(次),只要十八小時就可把一個技能學會。」
機車、 外宿族大學生受益大
大安高工的機車維護課程,為機車族大學生帶來最實用課程,大安高工校長陳貴生表示,課程內容包括機車結構介紹、安全性判斷、保養、使用隨身維修工具,以及簡單的故障排除等,最後一周學生還可以牽自己的機車進行實作檢測,而學生擁有基礎的維修知識與技巧,就不怕被不肖機車行剝削。
木柵與南港高工則都推出居家水電相關課程。南港高工校長江惠真表示,課程規畫包括洗衣機、電鍋、微波爐等簡易小家電的修理,讓北上外宿讀書的學生,不用怕電器壞找不到人維修的窘境。
另外,內湖高工則搭上時下最流行的App程式編寫,將教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的經驗,寫出運用在生活中的手機程式。松山工農則推出園藝課程,培養師大學生成為綠手指,帶給學生更深入的園藝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