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二十世紀國際間競合,從軍事到政治,演進到以經濟為主,二十一世紀延續二十世紀末以經濟為主之競合,由於地球暖化與貧富懸殊,開始鬆動此一主軸,呈現以社會為主軸之大趨勢。
面對貧富懸殊問題,聯合國、世界銀行、各洲開發銀行及各國政府運用補助、租稅課徵與減免、各大基礎建設之進行,期能尋求改善,雖發揮相當大力量與效果,但與人民期待有相當落差。
經濟發展及人民財富累積後,食衣住行育樂都追求高耗能、高物欲享受,空氣、水源、噪音等被汙染,森林大量破壞,人工畜養動物滿足人類口欲,因而大自然被廣泛破壞,地球暖化,是新世紀對人類存續形成最大威脅。
更令人擔憂的是政治民主化,民粹過度化,如濫用媒體與網路,挾民粹爭奪政治權位,造成政治倫理崩解,及民主政治機制遭破壞。
甚至挾民粹與民主機制,以擁有國會多數席次,強行通過不合憲政體制與民主法治等法規,分裂族群、打擊對手、崩解倫理,以及遂行一己之私、獨斷專制,政治倫理更惡化,社會倍加紛亂。
為了解決貧富懸殊與大自然被破壞,國際組織、政府部門或民間組織大力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期能藉由環境、社會與治理三個面向,同步解決成長與社會、自然之平衡與和諧問題;有更多人期待,應該將營利事業轉型為社會企業,期能畢其功於一役,此一主張尚待智慧開啟與時空考驗。
至於政治倫理與社會責任問題,尚不為國際所重視,確是影響未來人類生存發展及國家永續之關鍵。
政黨政治與民主法治,是否持續為人類的主流價值?社會祥和樂利,是否高於政治算計與權謀?優質民主機制與政治文化,是否應受重視與期許?這些都是大是大非,更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大問題,在二十一世紀也應是眾所關注的重要課題。
最近新政府成立後急於推動政務,看到的是毫無章法,不但沒有動人的願景,也沒有福國利民的戰略。急欲推動的轉型正義,包括原住民、白色恐怖、清算黨產等,所作所為,看不出是要立一個更美好的家園的思惟與作為。
其中以清算國民黨黨產最如火如荼,急急如律令,強行通過違憲及違反法治國原則之法律,又不遵守法治應有程序,急著一一充公、追徵、清算,用心與目的何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樣公道嗎?對國家未來好嗎?又如急於開放日本核災食品,目地為何?迄未合理說明。
我們期待蔡政府治國自許秉持中道,時時以中道為念,多一點無私無我、仁民愛物、民胞物與、悲天憫人之胸襟,以國家及人民美好未來為念,少一些政治算計,多一點尊重包容,就可建立優質的政治倫理與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