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預算編列兩難問題

張安(台北市/中華經略國防協會戰略顧問) |2016.12.15
1349觀看次
字級

美國五角大廈主管亞洲事務的副助理部長鄧志強(Abraham Denmark)日前在華府「二○四九計畫論壇」主辦的「台灣飛彈二十周年」研討會上表示,台灣國防預算跟不上中國大陸解放軍威脅,應增加,並將焦點集中海峽對岸,防禦本島。

希望台灣增加國防預算的建議,不只考驗蔡英文政府的智慧,也是台灣政府長期以來政治兩難問題。

台灣當前以「預防戰爭」、「國土防衛」、「應變制變」、「防範衝突」、「區域穩定」為國防重要戰略目標。

近十多年來,中共透過經濟實力,持續增加國防預算,不斷擴充海、空與飛彈戰力,以及發展高科技武器和技術,軍費支出,十年內預計倍增。

中共在沒有明顯敵國威脅下,軍力擴張,遠超過自身防衛需求,具有對台灣猝然發動軍事威懾之能力,因此要求我國防預算至少編列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三,一直是美國國防部對台灣的重要期許。

然而,檢視馬政府八年的國防預算,由於馬英九較重視兩岸的「和平發展」及「經濟交流」,以及推動募兵制完成日期一再延後。

我國防預算編列,已連續七年未達到GDP的百分之三,二○一六年預算編列更只有GDP的百分之二點三四。

結果不只未符合美國歐巴馬政府的期待,也讓馬政府受到外界極大批評,國防預算未達GDP的百分之三,說明馬英九向國人承諾的重大國防政策,完全跳票。

民進黨執政後,台海兩岸關係面臨緊張情勢;近來共軍半個月內,二度派多架戰機「繞台灣一周」飛行演訓,顯示我國家安全面臨更嚴峻考驗。

身為三軍統帥的蔡英文總統,是否會回應美國政府的要求,尤其是美國共和黨川普上任總統後,大幅調高台灣的國防預算,擴增台灣的國防裝備,就是一個兩難的局面。

蔡英文如果大幅增加國防預算、購買武器,必定被反對黨人士,以「和中共從事軍備競賽」、「向美國繳交保護費」、及「會排擠民生、經濟、社福等預算」等理由嚴厲批判。

不增加國防預算,或不編列國防預算至GDP的百分之三,又可能被美國嚴重質疑台灣是「自我防衛決心不足」或「只想靠美國傘保護」。

我國防預算每年約三千多億元,未來應大幅增加或逐年減少,朝野政黨應協商、審慎規畫,取得共識。

不論如何,基於考量「未來打的需求」、「可招募的人力」及「可獲得的財力」等因素,應是不變的基本原則。

張安(台北市/中華經略國防協會戰略顧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