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以政治素人之姿,砲火四射,不只攪得歐巴馬政府四處滅火;就連中國大陸和台灣都不能倖免。
川普號稱懂得美國的中國政策,提出「我們為什麼要受到一中政策束縛?」,使得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全傻眼。
除了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包道格,以諄諄教誨之心,寫了「川普應如何應對中共」的文章。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的戈迪溫,寫了「川普冒戰爭風險把一中問題變成籌碼」,狠狠教訓川普一頓外;其他中國問題專家,都還處於大腦當機狀態。
美國現行的所謂中國政策,始於尼克森時代,歷任總統迭有增補損益,迄今已有八任總統,大致已常規定制。
自一九七○年代初,美國以冷戰時期對中共的戰略需求,尼克森開啟與中共交往的大門;一九九○年代初,冷戰結束,全球權力結構與戰略思惟大亂;時值美國民主黨柯林頓總統;美國開始探索中共一中原則邊界為何?北京的極限在哪裡?
所以才有了以後的一連串試探,包括以人權為中共貿易最惠國待遇的前提,後來同意前總統李登輝訪美;結果一敗塗地。最終把台灣推去和中共談,這就是辜汪會晤的由來。
小布希上台,共和黨新保守派大將,在冷戰後首次執政,也想試圖嘗試美國權力的極限,把柯林頓的玩法走一遍,結果,九一一事件後,重新回到柯林頓的老路子。
歐巴馬總統上台後,民主黨精英已有執政經驗,並沒有重返測試一中底限。
後來因中共在東南亞勢力擴張太快,引發以日本、新加坡為首的東協國家憂慮,認為南海將成中共的內海。
為制衡中共的發展,美國出現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基本上美國對中共是採取「鬥而不破」的戰略。
也就是說,從冷戰結束到現在的幾十年,美國始終維持一中政策;就歷史發展來看;美國一中政策維持了亞太地區二十五年穩定與發展。
如果一切拉回到原點,我們面臨的是,現行所有的概念,全部都要回到不確定的狀態;國際政治和區域安全準則,全部重新來過;也就是說,亞太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全部歸零。這就是為何中國問題專家大腦全部當機的原因。
孫揚明(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