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進勇(台北市/曾任國會助理)
共軍機隊近一個月內,實施海上遠程飛行任務,以戰轟機、轟炸機、電偵機、電戰機混編,分別由南部戰區與東部戰區內,多處空軍基地起飛分進合擊,採由北而南或由南而北航路,繞行台灣本島東岸太平洋空域。純就軍事層面論,共軍此舉等於以實際行動警告我方:台灣東岸海域和空域,不再是我方海空軍演訓高枕無憂的天然庇護所,台灣東岸的我國海空軍活動,同樣在共軍監控範圍內。
過去我方海空軍想定中,一旦和對岸開戰前,先期將主戰兵力疏遷東部保存戰力實施反擊的構想可行性,恐有改弦易轍重新檢討必要。
光是空軍戰機持續升空跟監共軍機群,對空軍的機隊妥善率,燃料、零附件籌補,乃至空地勤人員的排班輪休,在募兵制績效不彰下,就足以構成軍方人事維持費與作業維持費沉重負擔。
台海兩岸間維繫和平發展雙向互動,應該是目前雙方的最大公約數。
台灣朝野政治人物,特別是推動隱性台獨、意圖在文化教育和法制上,掏空中華民國內涵的蔡政府與民進黨,一定要想清楚,蔡政府與民進黨切忌草螟弄雞公的意志勝利小動作,企圖挑釁試探對岸決策階層容忍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