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失戀吃香蕉皮,這可不是無稽之談!生物科技專家、義守大學校長蕭介夫表示,香蕉皮可萃取血清素,是抗憂鬱物質。不只香蕉皮能治失戀,整株廢棄的香蕉樹妙用無窮,採用生物科技搖身即成具高價值的「黃金」樹。
高雄旗山素有「香蕉王國」美譽,早年香蕉輸往日本,為台灣賺進高額外匯。近年受氣候劇變及產銷失調影響,香蕉與其他作物一樣,不是生產過盛,就在風雨肆虐下血本無歸。
「其實香蕉樹整株都是寶!」蕭介夫說,香蕉的果肉莖葉及花卉都能應用,連香蕉皮也有妙用,民間常打趣說「失戀要吃香蕉皮」,這是真的,香蕉皮含抗憂鬱的血清素,他建議食品業者利用高雄生產的鳳梨,加入香蕉皮萃取的血清素製成「快樂鳳梨酥」,在伴手禮市場一定能掀起熱潮。
他表示,香蕉採收後須砍除的香蕉樹用來堆肥,只是低價值利用,政府若補助各地農會產銷班回收設備,結合生技廠商應用快速純化術將葉綠素轉化成葉綠酸,可發展成機能性食品或做成藥物,香蕉的假莖則可做成生質酒精,提高農民所得,改善果賤傷農。屏東農業園區一家股票上市公司,以香蕉皮萃取血清素,在國際競賽即獲青睞,香蕉樹商機大有可為。
義守大學三年前執行科技部一項計畫案,鎖定旗山香蕉發展「循環經濟」。計畫主持人、義大醫學院副院長楊智惠說,團隊拜會過屏東「香蕉研究所」,發現蕉農多數老邁,採收香蕉後要處理大量莖葉廢棄物費時費工,乾脆棄置田間腐爛,未來這項計畫案可望透過技轉,促進南部農業廢棄物「加值」,也為地球環保盡一分心力。
「循環經濟蔚為風潮,大陸也開始重視」,蕭介夫說,荷蘭最早發展循環經濟,推估一年創造十億歐元營收,創造一萬個以上工作機會,台灣與荷蘭人口相當,依荷蘭的收益減半估算,一年至少也能有三百多億台幣營收,每次農作物滯銷或遭颱風損毀就棄而不用,等同浪費,農政單位發放救濟補助,只是消極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