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清查太冠是否有偽造文書、違反食安法等問題,台北地檢署昨天主動分案調查,檢察官已指揮警方調閱太冠進口醬油包資料,近日內將傳喚太冠負責人到案說明,釐清產地標籤是由誰印製包裝。
初步清查,太冠的納豆附有來自日本核災區生產的醬油包,太冠提供的產地證明卻是日本神奈川縣,太冠解釋,產地證明是由日本出口商所提供,目前尚無法證明業者是否為故意犯或不知情;另有民眾檢舉羿昕企業進口的「火之屋小粒納豆」所附醬料包,也來自茨城縣,但包裝產地卻顯示兵庫縣,檢方將一併了解。
據了解,太冠並非初犯,衛福部去年查驗三百多項日本進口食品,查到太冠等進口商偽造標籤貼於食品包裝,與原廠的產地代碼不符,追查代碼發現是日本核災五縣市的產品,標籤卻顯示東京等非核災區城市。食藥署表示,太冠如證實為申報不實,將視為累犯加重開罰,最重每品項可罰至三百萬元。
雲林禁核災食品
抗議日本核災區食安活動遍地開花,台中市議長林士昌領銜提案,修正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增訂在台中日本食品應標示物料來源及加工產地名,不可販賣日本五縣市的食品,違者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昨一讀會通過。據了解,雲林縣已搶先三讀通過食安自治條例納入拒絕核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