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昨天前往大型超市稽查,特別針對複合式包裝產品的產地查驗,如發現來自日本核災五縣巿食品,將採取預防性下架的措施。圖/王騰毅
【本報台北訊】太冠國際開發事業有限公司昨天向食藥署證實,其代理輸台的「四付紅納豆」(包裝名稱「小粒納豆」),盒內附贈之醬油包產地來自「茨城縣」,也就是日核區五縣之一。食藥署長姜郁美立即召開記者會宣布,即起所有日本輸台的複合型包裝食品,都要逐批拆裝查核,也就是「內外包裝全查」。
此外,羿昕企業有限公司輸入的「火之屋小粒納豆—黃芥末」,其附贈之醬油包產地標示也是茨城縣,食藥署正著手調查,不過該醬油包也是由相同日本出口商供應。姜郁美說,依經驗法則,產地是茨城縣的機率非常高。
一連串核災食品偷渡來台事件,引發食藥署重視,昨天啟動全台衛生局進行後市場端的同性質產品之稽查,到百貨公司、賣場或超市等,了解是否也有其他產品的調味料包也蒙混過關,預計一周內查完,每天向國人公布結果。
細查組合包產品
姜郁美坦認,近期陸續接獲零星通報,發現市售日本進口食品涉嫌來自日核區五縣市。她重申,日核區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及千葉五縣之產品,仍舊不得進口,「政府規定不可以進來,就是不可以」,要求進口商應符合規定,否則就依食安法處三萬到三百萬元罰鍰,產品則退關或銷毀。
對於邊境管理,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邱秀儀強調,從昨天起針對複合式包裝產品,啟動逐批拆裝查核,也就是包裝食品中有附贈調味料包的產品,要逐批拆封檢查,而類似產品以納豆盒及泡麵居多。姜郁美說,就算調味料包無包裝標示,進口商也需提供調味料包的產地來源才能通關。
由於過去邊境查驗入關的包裝食品,依法只需查核最終產品的外包裝標示,對於複合型包裝食品,並不會拆封查,造成納豆盒附贈的核食區醬油包暗渡陳倉來台。
姜郁美表示,對於調味料包之標示,各國都沒有強制,台灣也是,未來會評估是否全面標示,但現行仍是要求業者在報驗申請時,書面「說清楚講明白」。邱秀儀說,業者若願意做調味料包之標示當然好,但前提必須符合法規。
日輸台食品拆裝查核將維持多久?邱秀儀表示,將視邊境稽查結果做強度調整,避免「隨便拆封」侵害權限,目前食藥署邊境查核人力共六十九人,必要時再調動後市場端約七十七名人力一起投入查核。
姜郁美要求,進口或販售日本包裝食品之業者,應立即自主清查產品之產地來源,只要疑似來自日核區五縣市,就要在七十二小時內自主預防性下架、暫停販售,並通報所轄衛生局,直到釐清後才能再賣。她強調,除了業者,民眾依法也不可擅自從日本購買食品回台轉賣,不管是面售或網路販售都是。